2024年7月24日

2024年7月12日

《臺南400》健康福祉展

 

113-07-12健康福祉展開幕,跨越五世紀的醫療史程與智慧居家照護,民眾參觀後充滿期待


113-07-03臺南400-健康福祉展 衛生教育影片宣導活動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現正於耘非凡美術館盛大展出「Long Life TAINAN, Forever Young 臺南400-健康福祉展」,透過2層樓的沉浸式場景、互動科技,來呈現公共醫療衛生400年來的發展,展內同時有衛生教育影片宣導活動,旨在提升市民的健康識能,本活動將於7月6日隆重登場,展出到8月4日,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與。 

本活動涵蓋「生命教育(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療護及器官捐贈意願)」、「愛滋、淋病、梅毒、M痘(Mpox)及結核病傳染病防治」及「兒童發展篩檢及聯合評估服務」等重要議題。透過播映衛生福利部宣導短片,期望能提升市民對衛生教育的認識與重視,只要觀看影片並填寫前後測問卷,每日前30位民眾,可獲得印有「臺南 400」LOGO的文青茄芷袋1個;另,後測比前測進步的民眾,有機會抽中好禮AirPods Pro(第2代)!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誠摯邀請市民朋友前來參加,共同來體驗過去及未來的醫療發展,透過沉浸式互動、集章活動、周末講座、體驗課程及衛生教育影片等,提升自我健康意識,共同為健康福祉努力。


如需更多資訊,請洽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官網或撥打服務專線。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臺南400活動專區  健康福祉

臺南 400 - 一起臺南 世界交陪    https://www.tainan-400.tw/

Long life Tainan, Forever Young 臺南400健康福祉展



2024年7月7日

《臺南400》幼教展





113-07-06。臺南400幼教展熱鬧登場 黃偉哲偕同幼兒體驗古早時代臺灣囡仔趣味

臺南400全民教育「幼教振動 歡喜規冬」今(6)日在北區公園國小活動中心盛大登場,活動由市立第一幼兒園的小朋友以可愛童真的精彩演出揭開序幕,現場吸引許多家長與孩童們的熱情參與,臺南市大家長市長黃偉哲今日特別到場與小朋友們進行有趣的有獎徵答互動,並與小朋友共同體驗古時囡仔的遊戲,氣氛熱鬧活潑。

黃偉哲表示,臺南幼兒啟蒙教育具有開創性意義,且在此次臺南400幼教展,更透過跳房子、丟沙包、布可小星球等多元闖關遊戲,搭配臺灣傳統童謠和早期木製搖搖馬,讓大小朋友們皆可從中體驗到現代與傳統童玩的樂趣,此外,在活動現場還展示了幼兒教育的老照片牆,提供參與者可以回憶兒時情境,懷念過去美好時光,並透過拍照打卡留下令人難忘的跨時代記憶,期盼今日活動能讓大家滿載而歸,度過愉快假期。

教育局表示,此次幼教展活動相當豐富精彩,現場估計有超過千人一起到場同樂,感謝各幼兒園團隊的用心協辦,讓現場的家長與孩子們皆能夠盡情享受歡樂時光,而凡12歲以下小朋友都可以來領取闖關卡,並在完成所有關卡後,能換得臺南400 LOGO限定獎品,相當具有紀念價值。

教育局指出,今日除可以參加趣味闖關、唱跳表演及有獎徵答等活動,還能到鄰近的兒童科學館,免費參觀教育時空旅行主題展,而參加幼教展的民眾,還能額外領取時空旅行展200積分,累積一定的積分後,還有可以抽大獎的機會,邀請各位大小朋友一起來遊玩同樂,並認識臺灣珍貴的教育脈絡。





《臺南400》公車行動展


透.南城    https://www.traversingtainan.com/



113-07-06。臺南400公車行動展 串聯臺南的情感線

台南400已進入暑期支線「南夏時刻」,台南市政府規劃「透.南城」城市展,其中交通局把展場延伸到移動的過程之中,特別改裝2輛ModelT電動巴士作為「公車行動展」兼展覽接駁車,串聯各主要場館與交通節點,並以「臺南的情感線」為城市主題,讓遊客在公車上體驗屬於台南人的生活味。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公車連結了台南的空間網絡,它不只是運輸、更是『搭載著每一個人的寄託,去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讓城市的情感得以相互連結。台南400公車行動展係以「臺南的情感線」作為核心理念,希望藉由展覽,喚起人們對於所處環境的感受、對人群的關注以及對這座城市文化的認同。

局長王銘德表示,城市展的接駁車不只是交通功能,更是展覽的一部分,車輛規劃六大特色:遊客首先會看到結合透南城主視覺的台南的情感線特殊彩繪、車內結合市區地圖與路線導引之地面展區、展示路線特色與乘客心得之窗戶與扶手展區、每個座位皆有展品閱覽與紀念車票,可在主題站牌打卡留念並蓋上紀念戳章。

此外車內除有液晶螢幕播放『臺南的情感線』主題影片外,並首次在公車車內應用全彩「電子紙」顯示技術,隨車輛行駛過程顯示沿途景點及公車到站資訊,帶給遊客創新的乘車體驗。

台南市公共運輸處處長吳俁之表示,公車行動展路線串接臺南轉運站、臺南火車站、臺南市立美術館一館、臺南市立美術館二館、海安路街道美術館、大臺南交通教育主題館及臺南市安平再生水廠環教中心等各城市展之展覽及相關活動。展期為113年7月5日至9月1日(每週一停駛),展出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並採固定班表行駛且免費搭乘,詳細路線及班次資訊可上透•南城官方網站,也可下載大台南公車APP或至大台南公車網站查詢,歡迎民眾搭乘及體驗公車行動展特色接駁公車。


國父紀念館「走讀國父史蹟與人文歷史建築活動」


 

臺灣歷史盛夏啟航 走讀霧峰林家花園與林獻堂博物館園區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706 18:03:17)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今年以「走讀國父史蹟與人文歷史建築活動」為主題,精心策劃7條走讀路徑,活動自5月上旬至8月中旬止。7月份活動首先展開的是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與林獻堂博物館走讀,霧峰林家是臺灣傳統建築的活字典,擁有豐富的歷史背景及獨特的建築風格,以精美的雕刻和工藝、獨特的佈局聞名,建築的每一塊木磚、瓦片、石材都承載著過去的故事,展現了霧峰林家的獨特魅力與歷史底蘊。作為臺灣傳統建築的精華,它不僅是一座建築群,更是人們探尋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國父紀念館舉辦一系列的走讀活動,就是希望透過走讀,帶領民眾深度了解臺灣歷史建築及珍貴的文化資產。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表示,國父紀念館辦理走讀活動,邀請深耕社區的文史專家及專業的建築學者,透過實地踏查和專業導讀,引領參與者深入體驗人文歷史建築的美學與價值,不僅可以感受臺灣建築的獨特風貌,同時也提升對臺灣古蹟保護和修復意識。今天特別感謝林光輝理事長為這次活動導覽,霧峰林家花園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和歷史,整個歷史發展和臺灣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相信今天會是一個具有人文歷史深厚内涵的走讀活動。

今(6)日走讀特別邀請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名譽理事長林光輝、臺中市明台高級中學林西銘組長擔任導覽老師,帶領大家探索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的傳統建築瑰寶,包括頂厝、下厝和萊園;頂厝是霧峰林家的主宅之一,擁有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故居景薰樓是三落五進九開間的傳統合院式建築,雕琢細緻,呈現霧峰林家大家族的氣勢,下厝為林家另一重要宅邸,保存許多與林家歷史相關的文物和故事,萊園是霧峰林家頂厝的後花園,更是台灣四大名園之一,其中有五桂樓、飛觴醉月亭等名為萊園十景的名勝,皆以精美的園林設計和優雅的景觀聞名。

林獻堂博物館收藏林獻堂先生的各類珍貴文物,從文獻、公文、手稿、日記與信件等,詳細記錄了日常生活和對社會的細膩觀察,這些文獻展示出林獻堂先生在政治、社會活動中的重要角色和貢獻;博物館內也收藏林獻堂、林攀龍父子的墨寶手跡及名人雅士的活動照片與資料,更有早年生活用品包括林獻堂先生使用過的家具、衣飾、器皿等,讓參訪者更了解當時的生活環境,體會歷史和文化的獨特性。

國父紀念館7月20日將在宜蘭舉行宜蘭四結教會及慕光盲人重建中心走讀,為深化解說提高活動品質,每場走讀活動開放報名人數25名,額滿為止,誠摯邀請各界人士踴躍參加,共同保護並傳承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活動詳情及報名資訊請上國父紀念館官網www.yatsen.gov.tw或本館活動報名網頁中查詢,聯絡電話:(02)2758-8008分機535、725。
(廣告)


全體人員於霧峰林家宮保第觀戲樓合影


林光輝理事長講解霧峰林家家族各式令狀稿件


霧峰林家花園林芳媖董事長贈送國父紀念館《旅途》撰書


明台高中林西銘組長帶領走讀導覽


霧峰林家萊園五桂樓前合影


國父紀念館「走讀國父史蹟與人文歷史建築活動」即將展開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23 10:06:49) 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是由現代主義建築師王大閎先生所設計,於2019年5月3日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築之一;為發掘更多國父相關史蹟與人文歷史建築地景,國父紀念館今年特別以「走讀國父史蹟與人文歷史建築活動」為主題,搭配專業導覽手冊,從5月上旬至8月中旬策劃7條走讀路徑,分別在臺北、新北、臺中、宜蘭及臺東等地辦理走讀活動,邀請民眾共襄盛舉報名參加,一同認識國父史蹟與臺灣建築的歷史與風格。

本次走讀活動邀請銘傳大學建築系徐明松教授與其他相關文史工作者擔任導覽老師,帶領大家透過實地踏查與專業導讀,讓參與者更直觀地感受人文歷史建築的美學與價值,進而提升古蹟保護和修復的意識,確保珍貴歷史遺產能夠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傳承。

7條走讀路徑將於5月4日起至8月17日止,在臺北、新北、臺中、宜蘭及臺東等5個城市舉行,每場活動將以半日或一日的行程進行,請民眾把握機會報名參加,一同認識國父史蹟與臺灣的建築,體認臺灣建築的風格與人文精神。

第1條走讀路徑「大稻埕歷史印記」活動將於5月4日在臺北舉行,參與學員將透過深入的導覽解說,實際感受大稻埕建築的歷史氛圍。第2條走讀路徑「新北八里聖心女中校園走讀」及第3條走讀路徑「蘆洲李宅古蹟——李友邦將軍紀念館走讀」也將於5月18日及6月22日接力展開,後續路徑「宜蘭四結教會及慕光盲人重建中心走讀」以及「新店花園新城走讀」也緊隨其後登場。

為維持活動品質,每場走讀活動開放報名人數25名,額滿為止。活動詳情及報名資訊請上國父紀念館官網 www.yatsen.gov.tw 或本館活動報名網頁中查詢,聯絡電話:(02)2758-8008分機535、725。(廣告)

大稻埕是臺灣歷史的見證之地,其建築風格與歷史價值均值得探究。

位於淡水河口八里山坡上的聖心女中,為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所設計,為學校設計了非常具有現代感的校舍。

蘆洲李氏古宅融合了中式傳統建築與當地文化,呈現出典雅別緻的建築風貌,成為遊客探訪的旅遊勝地。

建築師劉明國所設計的宜蘭四結教會。

徐明松老師於去(112)年介紹臺灣戰後現代建築師作品。


「走讀國父史蹟與人文歷史建築活動」,旨在重視人文歷史建築的保護。孫中山先生作為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理念和奮鬥精神對於中國近代史的發展和人民的觀念轉變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隨著時光流逝,人們對其貢獻逐漸淡忘,重要史蹟和人文歷史建築也面臨環境破壞和文化遺失的危機。在現代社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文化多樣性的呈現,對傳統價值和文化遺產的關注日益重要。透過走讀活動,希望讓人們更直觀地感受人文歷史建築的價值和美學,同時提升對其保護和修復的意識,確保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能夠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傳承。 通過組織參與者參訪孫中山先生相關史蹟和重要人文歷史建築,深入了解其貢獻和所處時代的背景,同時體驗歷史建築的價值與美學。藉此活動,期待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和尊重孫中山先生的思想與精神,提升大眾對於歷史建築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的意識。臺灣女性建築師修澤蘭的作品亦為臺灣現代建築的重要代表之一,展現了當代建築的獨特風貌,也突顯女性建築師的傑出貢獻,納入走讀活動亦能豐富內容,體現不同風格和時代背景下的建築價值和美學,深入推動公眾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認識與保護。

活動內容介紹

本次走讀活動規劃以國父孫中山相關史蹟與歷史建築、女性建築作品為核心,自5月4日起至8月17日於周末假日在臺北、新北、臺中、宜蘭及臺東辦理走讀活動共7場,並以講師導覽方式進行走讀參觀,引領民眾透過參訪史蹟和建築,深入了解其貢獻和美學價值,提升大眾對歷史建築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的意識。透過此活動,期待深入推動公眾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認識,以永續保存這些珍貴的遺產。

講師群:

徐明松 建築史學者、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黃瑋庭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生、地景建築系兼任講師

張正北 臺灣國家婦女館講師

劉志鴻 臺灣戰後建築導覽培訓講師

游筱嵩 東海大學文化資產專案人員、臺灣戰後建築導覽培訓講師

李力群 李友邦將軍紀念館董事長

林光輝 「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名譽理事長

潘佩苓 霧峰林家明臺高中校長


走讀活動場次

路徑一:大稻埕歷史印記走讀

簡介:

大稻埕是臺灣歷史的見證之地,其濃厚文化底蘊主要體現在保存的重要歷史建築與遺跡上。這些史蹟彷彿一部部古老的歷史書籍,向人們述說著過去的故事。探訪陳天來及李臨秋故居,可以深入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與歷史背景。李春生教堂則見證了宗教在當地的發展歷程,其建築風格與歷史價值均值得探究。在這段旅程中,還能夠停留在霞海城隍廟、永樂布業商場、黑美人大酒家、大千百貨等地,進一步探索大稻埕的商業與宗教文化歷史發展。這些史蹟如同寶貴的文化遺產,凝聚著歷史的記憶,讓人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大稻埕的歷史演變與文化傳承。

(一)走讀時間:113年5月4日(六),下午2:00-5:00

(二)集合地點/時間: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 / 下午1:30

(三)導覽者:臺灣國家婦女館講師 張正北

(四)路線:捷運北門站→霞海城隍廟→陳天來故居→李春生教堂→李臨秋故居→永樂布業商場→黑美人大酒家舊址→大千百貨→大稻埕女子公學校(蓬萊國小)→大安醫院舊址→新芳春茶行/有記名茶(朝陽茶葉公園)→解散【臺北】

**交通自理。

路徑二:新北八里聖心女中校園走讀

簡介:

聖心女中作為日本第一位國際建築大師及第一位普立茲克建築得獎者——丹下健三在臺灣留下的作品,其建築風格獨特,為1960年代臺灣難得的建築珍品。以其獨特的形態與蜿蜒的佈局,令人印象深刻。從高處俯瞰,整體校園設計猶如一隻大蜈蚣趴伏於觀音山上,居高臨下地俯瞰著淡水河的美景,為校園增添了獨特的景觀魅力。丹下健三以其創新的設計理念,將建築與自然融合,為聖心女中打造了一處獨一無二的校園環境,成為臺灣建築史上的一大亮點。

(一)走讀時間:113年5月18日(六),下午2:00-5:00

(二)集合地點/時間:新北八里聖心女中大門口 / 下午1:30

(三)導覽者:東海大學保管組文化資產專案人員 游筱嵩 / 助理講師 徐明松

(四)路線:聖心女中校園→解散【新北】

**交通自理。

路徑三:蘆洲李宅古蹟——李友邦將軍紀念館走讀

簡介:

蘆洲李友邦古宅建立於清朝乾隆年間,是臺灣重要的歷史古跡之一。其獨特的閩南式建築風格以及精湛的雕刻展示了臺灣豐富的文化底蘊。古宅融合了中式傳統建築與當地文化,呈現出典雅別致的建築風貌,成為遊客探訪的旅遊勝地。探訪古宅,如漫步歷史長廊,感受歲月沉澱。它不僅是建築,更是歷史的見證,反映了蘆洲地區及整個臺灣的發展軌跡。蘆洲李友邦古宅承載豐富的歷史內涵,成為人們探尋歷史與品味文化的重要場所。

(一)走讀時間:113年6月22日(六),下午2:00-5:00

(二)集合地點/時間:捷運三民高中站1號出口 / 下午1:10-1:40

(三)導覽者:李友邦將軍紀念館董事長 李力群

(四)路線:捷運三民高中站→蘆洲李宅古蹟李友邦將軍紀念館→解散【新北】

**於捷運三民高中站1號出口集合後,集體前往。

路徑四: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暨林獻堂博物館走讀

一、簡介:

霧峰林家是臺灣傳統建築的活字典,以其獨特的建築群吸引著眾多遊客,由頂厝、下厝和萊園組成的建築體現了其在臺灣建築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這座建築群以精美的雕刻和工藝、獨特的佈局聞名,記錄著歷史的史書。每一塊木磚、瓦片、石材都承載著過去的故事,展現了霧峰林家的獨特魅力與歷史底蘊。作為臺灣傳統建築的精華,它不僅是一座建築群,更是人們探尋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

(一)走讀時間:113年7月6日(六),上午10:00-12:00

(二)集合地點/時間: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大門口 / 上午9:30

(三)導覽者:「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名譽理事長 林光輝

(四)路線: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大門口→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林祖密宮保第建築群)→中午休息集中用餐

二、簡介:

林獻堂博物館是家族歷史的珍貴展示場所。館內陳列著霧峰林家相關的文獻史料、古文書、林獻堂日記真跡、墨寶、手稿、檔案、明信片,以及早年使用的生活用品、傢俱和重要文人書畫。入館欣賞這些展品,猶如探尋一部林獻堂先生的傳記,體驗著立體的臺灣歷史。這裡呈現的臺灣手工技藝與精緻華麗的文化,如同閱讀一部林獻堂先生傳記與一篇瑰麗錦繡的立體臺灣史,為觀者帶來了深沉的歷史內涵。

(一)走讀時間:113年7月6日(六),下午1:30-3:30

(二)集合地點/時間: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大門口 / 下午1:30

(三)導覽者:霧峰林家明臺高中校長 潘佩苓

(四)路線: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大門口→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解散【臺中】

**交通自理。

路徑五:宜蘭四結教會及慕光盲人重建中心走讀

簡介:

四結基督長老教會成立於1954年,由臺灣建築師劉明國設計。該教會由梯塔和禮拜空間組成,梯塔既是通往屋頂的樓梯,也象徵著教堂的鐘樓。建築反映了當時現代建築的潮流,注重材料、質感和光影的追求,值得一探究竟。宜蘭慕光盲人重建中心是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建築,設計需考慮到盲人的需求,保障無障礙和安全,同時與原有建築保持和諧,透過設計,不僅擴展了功能,也豐富了意義,能更好地理解這些建築背後的理念和價值。

(一)走讀時間:113年7月20日(六),下午2:00-5:00

(二)集合地點/時間:羅東轉運站 / 下午1:00-1:30

(三)導覽者: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兼任講師 黃瑋庭 / 助理講師 徐明松

(四)路線:羅東轉運站→慕光盲人重建中心→宜蘭四結教會→羅東轉運站→解散【宜蘭/租車】

**於羅東轉運站集合後,集體搭車前往。

路徑六:新店花園新城走讀

簡介:

新店花園新城是1960年代臺灣建築史上獨特的烏托邦典範,由女性建築師修澤蘭設想,顯示了女性在建築設計領域的獨特貢獻。社區以優雅環境融入自然山景,設計著重公共設施,如房屋、水池、林蔭步道,為居民提供舒適與便利。設計理念尊重環境,將自然景觀與建築完美結合,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新店花園新城的建築設計不僅追求美,更體現了對於生活品質與環境的尊重,為城市建設提供了重要啟示。

(一)走讀時間:113年8月3日(六),下午2:00-5:00

(二)集合地點/時間:新店捷運站出口廣場 / 下午1:00-1:15

(三)導覽者: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四)路線:新店捷運站→新店花園新城→解散【新北/大眾運輸】

**於新店捷運站出口廣場集合後,集體前往。

路徑七:臺東公東高工聖堂及週邊走讀

簡介:

臺東公東聖堂落成於1960年,被譽為「臺灣的廊香教堂」,是臺灣第二座現代主義建築,由建築師達興登設計並建造。其克服了當時建材稀缺的困難,採用獨特的板結構設計和清水模工法,外觀簡潔大方,內部注重自然光影和線條,展現了立體派藝術的影響。2017年被列入世界重要現代建築票選名單,成為臺灣當代建築唯一入選作品。2020年更被評選為「世界30棟重要現代建築」。公東聖堂粗獷富詩意、簡約且樸質的建築美學超越時代,成為永恆的藝術價值。

(一)走讀時間:113年8月17日(六),下午2:00-5:00

(二)集合地點/時間:臺東公東高工校門口 / 下午1:30

(三)導覽者:臺灣戰後建築導覽培訓講師 劉志鴻 / 助理講師 徐明松

(四)路線:臺東公東高工→臺東公東高工聖堂→解散【臺東】

**交通自理。



2024年7月6日

《臺南400》城市展「透•南城-城市穿行四百年」



透•南城      https://www.traversingtainan.com/



113-07-05。「透•南城」城市展 以AI重現臺南400榮光

「透.南城-城市穿行四百年」城市展以數位科技、藝術為展示媒介,用美學的角度讓民眾了解400年來臺南城市空間發展,探討城市治理下的生活風貌。此次展覽用 AI 科技重現400年前風貌,再以數位智慧科技呈現今日的城市治理,讓市民看見新舊融合的老靈魂新城市,看見大臺南的創新與進步,並於今(5)日在臺南市美術館一館舉辦開幕記者會。本次開幕儀式由副市長葉澤山帶領與會嘉賓共同啟動光柱,以AI科技重現臺南400年來城市光景-「AI力即城市力」,在臺南400這個榮耀時刻,以城市展象徵開啟臺南AI智慧城市世代的開始。

副市長葉澤山表示,「透.南城」城市展的創意亮點,可以看見臺南的不一樣,臺南南部科學園區、臺南新門戶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位列南臺灣科技廊帶產業鏈,攜手中央政策臺南已成為臺灣AI發展重鎮,成為全球產業價值鏈的先驅,未來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還有成大醫院院區進駐,另為扶植年輕世代投入新科技產業,臺南市社會住宅已規劃完成8402戶,遠超過行政院要求7000戶,現今規劃中的臺南捷運、臺南火車站鐵路地下化等,未來也都是臺南新門戶,其他還有亞太棒球訓練中心是全台最完整的全齡式棒球訓練基地、大臺南會展中心、國家圖書館南部典藏中心等,今天我們共聚在臺南市美術館,更是國家級藝術殿堂,我們應該再從401後看起,為大臺南建構下一個百年基礎大業。

市府都發局長徐中強表示,現今臺南正不斷進化為國際性都會城市,唯有透過更專業的都市計畫,用三維空間概念來解決城市的發展問題,才能滿足民眾的生活需求,臺南是一座很特別的城市,保有城市的老靈魂,隨處可見其歷史古蹟,當我們尋求城市建設發展同時,不僅是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也要兼顧史蹟的共存,不是老建築我們就要拆,不是老城區就只能沒落,將新、舊空間融合,才能創造出新的城市內涵,延續臺南的價值,這次城市展也代表著臺南都市計畫發展的一個里程碑,讓大家看到老城新活力,再次成為大家的目光。

交通局以兩台電動公車改裝成公車行動展兼展覽接駁車,以「臺南的情感線」為城市主題,讓遊客在公車上體驗屬於臺南人的生活味,並首創以全彩電子紙在車內顯示沿途景點及公車乘車資訊,做為智慧交通管理便民、利民的最好示範。

市府都發局補充說明,臺南400城市展為都發局結合府內交通局、水利局、工務局、地政局及觀旅局等6個局處合力辦理之串聯展覽,除了都發局的「透.南城」主展覽,另外還有交通局「大臺南智慧交通中心」於展期期間限定開放參觀智慧交控中心、水利局全新完工開幕的「臺南市安平再生水廠環教中心」也配合臺南400展出「水的400種形狀」,以及都發局7月13日即將登場的街道美術館新設作品,都是暑假期間不錯的參觀地點,這些地點都可以免費搭乘交通局的特色接駁公車來個臺南一日遊。

副市長葉澤山強調,市府團隊始終堅持以更寬廣的格局,打造有在地特色的永續及宜居城市,才能讓臺南更具競爭力,讓臺南不只是臺南、而是國際的臺南。市長衷心感謝此次所有參加的嘉賓和媒體朋友,共同見證臺南發展的美好未來,「透.南城-城市穿行四百年」,是今年暑假呈現給市民及觀光遊客的驚喜,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臺南。

「透・南城」展覽官網 https://www.traversingtainan.com.tw 每位參觀民眾贈送1張「透.南城」主題3D紀念明信片,現場提供免費郵寄服務。

現場填寫學習單之國中、國小、幼兒園學生,持填寫完的學習單,即可至1樓服務處兌換限量紀念水壺、主題3D明信片一組。

展出期間每週五、六、日早上11:00專屬兒童導覽,需由家長陪同,採線上報名全程免費,每場次限30人,參加者可獲得臺南400紀念水壺、主題3D明信片一組。

暑期親子活動:7/20(六)、8/3(六)及8/17(六)各有一場跨場館(大臺南智慧交通中心、安平再生水廠環教中心)親子導覽活動,採線上報名全程免費,每場次限30人,參加者可獲得臺南400紀念水壺、3D明信片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