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

【建築紀事】雪泥鴻爪。2024

ARCHISTORYTW:【建築紀事】雪泥鴻爪。2023

2024年臺灣-維基百科      2024年 - 維基百科

2024年 建築日常  全年重要記事      紀錄今日 明日歷史

分月紀事訊息登錄

20241月2月3月4月5月6。7月。8月。9。10月。11月12月

。。。。。。。。。。。。。。。。。。。。。。。。。。。。。。。。。。。。。。。。。。。。。

2024開年後 精彩特展 巡迴續展

112年9月25日至113年3月1日

現代之眼─張肇康建築展  新莊巡迴展|臺灣最終站

地點:文化部一樓藝廊 (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樓)

ARCHISTORYTW:現代之眼─張肇康建築展

113年1月5-28日

翁倩玉版畫X翁祖模建築 藝境聯展 新光三越 信義新天地A9 9F

113年1月13日

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


113年2月21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建築特展


113年3月3日

連江縣政府、台博館文教基金會共同出版新書《馬祖.我們的島嶼博物館》新書分享會


113年3月15日

文化部正式公告鵝鑾鼻燈塔升格為國定古蹟


113年3月16日

台灣建築學會主辦,全國建築師公會、台科大、建改社協辦「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研討會


113年3月20日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大目降之水~虎頭埤.真媠(sui)」專書,見證台灣第1座水庫歷史


113年3月23日

羅必達榮任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第17屆理事長


113年3月23日至6月30日

臺北市立美術館「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三樓3A、3B展覽室】


113年3月23日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在中央書局舉辦《城翼—台中州廳的百年翱翔》新書發表會


113年3月26日

佛光大學創意與科技學院將於113學年度新設「建築環境設計學士學位學程」,3月26日13時於雲起樓4樓舉行揭牌儀式。


年度例行

113年5月25日

第36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暨第8屆全國建築設計教學與建築教育論壇



慶祝建築師節

113年12月

。。。。。。。。。。。。。。。。。。。。。。。。。。。。。。。。。。。。。。。。。。。。。

建築研究簡訊 第125期114-01-01 第124期113-09-30 第123期113-06-30 第122期113-03-30

。。。。。。。。。。。。。。。。。。。。。。。。。。。。。。。。。。。。。。。。。。。。。

ARCHI-E-PRESS:雪泥鴻爪



2024年3月26日

《建築志事》每月線上誌

建築攝取網。建築電子報。建築脈動。建築志事

20237《建築志事》每月一主題。活頁式網誌可隨時增修。再延伸連結

預定為兩年  可完成 24 個主題    其他獨立主題 為不定期開設

每月主題 

20237 成大建築 1944

2023年8 建築學會 1959

2023年9 集集大地震 1999 

2023年10 台灣建築獎 1979

2023年11 彰化300

2023年12 臺南400


2024年1    臺灣頭 基隆學

2024年2 文化資產保存 

2024年3 建築中心 1999 

2024年4 嘉義市 嘉義縣

2024年5 新竹市 新竹縣


暫定主題

2024年6 建築教育  六校建築系

 成大建築 1944

 東海建築 1960

 文化建築 1963

 逢甲建築 1963

 淡江建築 1964

 中原建築 1971

2024年7 建築教育  新設建築系

2024年8 建築研究

2024年9月 都市計畫教育

 北大都研 1968

 成大都計 1971

 台大城鄉 1976

2024年10 地政及土地管理系  

 政大地政 1963

 土地管理系

2024年11 景觀系

 文化景觀 1981

 景觀

2024年12

2025年1 台達基金會 1990

2025年2 工程會 1995

2025年3 建築法 1938 

2025年4 公寓大廈管理 1995

2025年5

2025年6 建築技職教育


獨立主題

TWARCHINDEX 【南島建築】原住民建築

BUILDINGPULSE【IBA高雄】高雄好市 百年製造

ARCHISTORYTW《將捷集團》建築是一輩子的責任


其他 整理中


《臺南400》邂逅台南的400種印象| 好書推薦

 





2024年3月25日

《建築志事》臺灣建築紀事400年

建築志事    臺灣建築紀事400年

臺灣《建築紀事》400 A GLANCE OF ARCHISTORYTW 400 PLUS

規劃中  預定2025年7月完成正式特集網頁 網誌連結完全採活頁式 

臺灣建築紀事400年 

精要版 正式特集網頁 單一入口 版面規劃中

索驥版 各時期之重要敘事 網誌分項 包含建築城鄉

 近十雪泥鴻爪 網誌分項 登錄事件訊息


雪泥鴻爪|建築記事|關鍵時刻

關鍵時刻

ARCHISTORYTW《臺南志事》臺南400

2024 臺南400 延伸至 建築400

400 加上PLUS 表示400年之前南島及史前 也將包含未來

ARCHISTORYTW《建築志事》地震危機

921大地震後 臺灣建築大改革

建築記事

連續年度固定收錄事件訊息說明 機構組織 學會 公會 傑出建築師  建築獎 建築師節 論壇

雪泥鴻爪

紀事 近十雪泥鴻爪 網誌分項 登錄事件訊息

2015~2018 按季登錄


2019~2024 按月登錄


索驥版 各時期之重要敘事 網誌分項 包含建築城鄉

獨立項目

LOCALCULTURETW【臺灣考古考古臺灣

TWARCHINDEX南島建築】原住民建築

建築索驥

ARCHISTORYTW【建築紀事】荷西時期

ARCHISTORYTW【建築紀事】明鄭時期

ARCHISTORYTW【建築紀事】清治時期

ARCHISTORYTW【建築紀事】日治時期

【建築紀事】戰後時期 年度別

1990起分年

1985~1989

1980~1984

1975~1979

1970~1974

1965~1969

1960~1964

1955~1959

1945~1954


主要參考圖書

ARCHISTORYTW台灣建築史綱

博物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https://www.nmth.gov.tw/

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s://www.ntm.gov.tw/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https://www.nmp.gov.tw/


臺灣建築 - 維基百科

主題臺灣 - 維基百科


2024年3月23日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臺北市立美術館│新聞稿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新聞稿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公告類別:新聞發布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以建築作為觀景窗,現化代進程中的自覺與探問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於3月23日起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正式開展,由三位建築學者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聚焦1949至1983年間影響臺灣建築發展脈絡的議題事件與生活文化因子,帶領觀眾探尋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臺灣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文化的變遷與多元且具現代性意義的時代樣貌。展覽共計有兩百餘件作品、建築圖面、模型、檔案與影像紀錄,其中亦有為本次展覽特別復刻的珍貴模型及設計家具。

2021年推動「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之時,北美館同時展開「二戰後至1980年代的臺灣建築」專題研究,思量美術館所在的地域空間,並回溯戰後的城市治理、建築發展背後千絲萬縷的歷史情境相關研討。2022、2023年陸續舉辦「現代與非現代」、「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戰後建築論壇擴大討論,相關研究成果刊載於館方發行的《現代美術學報》、《現代美術》季刊。今年終以展覽的方式全面地呈現研究成果,展覽由六個子題展開,包含「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透過「建築」此一觀景窗,揭示臺灣在探求現代性的同時,在政治、社會、宗教、藝術、商業等各面向所經歷的融合或碰撞。

研究策劃之一的吳光庭表示「建築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對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以及理想願景的投射。」二戰結束後臺灣面臨政權轉變, 1949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將不同的建築工法與觀念、生活方式一併帶來,對當時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的生活方式產生影響。「序曲」以北美館典藏的鄧南光《戰後在臺日人拍賣家當》攝影作品,與承襲日治時期折衷洋、和、臺傳統的姜阿新洋樓(1949)模型揭開序幕,帶領觀眾進入戰後多元文化並存的時代氛圍;「美援」回溯臺灣自1951年起獲美國經濟援助至1965年止,在建築層面引入美式系統式施工圖、預力混凝土等材質與技術,本區展示成功大學總圖書館(今未來館,1959)及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1963)兩個以鋼筋混凝土施工方式呈現理性構造的建築案例設計圖。

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為塑造國家意象積極推動「中國復古」,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南海學園」即匯集此風格建築群,從展區呈現的前國立臺灣科學館模型及圖面可見仿中國天壇的攢尖式屋頂,然而在復古的外衣下,其建築師盧毓駿受到柯比意(le corbusier 1950年代末期,臺灣經歷經濟高速成長、社會巨幅變遷和都市人口大幅擴張,「在地現代」點出廣泛吸收歐美日的影響,蘊蓄豐富多樣的在地建築經驗。被譽為臺灣第一女建築師的修澤蘭,在建築生涯中為許多校園設計建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如花朵盛開的景美女中圖書館(1968),屋頂圓形天窗和鑲嵌彩色玻璃帶給師生神聖且舒適的閱讀環境;觀眾在展場中亦可坐在修澤蘭為中山女中禮堂設計的長凳、觀賞《寂寞的十七歲》(1967)電影片段中的景美女中校園一景,感受現代主義影響下的校園建築樣貌。另一個校園建築案例——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出自建築師陳仁和之手,高低起伏的波浪狀樓板設計安排兩兩相對的教室,以波谷為講臺、波峰為學生座位,兼具力學及實用性,從建築橫剖面圖紙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數字,展現在電腦繪圖、計算尚未普及的年代,建築師以超群的結構計算及設計能力回應艱困的挑戰。1983年落成啟用的臺北市立美術館是戰後臺灣第一代本土建築師思考「在地現代」極具代表性的作品,高而潘建築師以「井」字形結構體,形構出四方幾何、低限灰白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此次展覽,觀眾可從北美館管狀結構的展間俯瞰擴建中的新園區,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下,建築皆映照對未來生活的想像,並試圖提供連結市民生活、自然與藝術更為緊密的可能關係。此外,本子題亦陳列戰後第一代本土女性建築師王秀蓮的建築學筆記、曾經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系的藝術家顏水龍、郭柏川作品等,希望讓觀眾能遙想臺灣建築教育的萌芽以及建築學子當時所攝取的美感養分。

「非典型」子題涵蓋國外建築師設計,如入選全球三十大重要現代建築的公東高工聖堂大樓,由瑞士建築師賈斯特斯.達興登(Justus Dahinden)設計,清水鋼筋混凝土與無梁柱的「板結構」為現代營建技術的具體呈現。本區特別挑選行天宮北投分宮、指南宮凌霄寶殿作為此時期東、西宗教建築的參照,看似延續本土廟宇傳統,卻添入現代結構技術及材料,呈現「現代」的轉化、折衷與多元詮釋。隨著經濟起飛與急速都市化,政府在1950年代興建公共住宅、也鼓勵民間投資興建公寓住宅,「新生活」展示中興新村的配置模型,拔地而起的南機場公寓、林肯大廈舊照片,不論是當時從地面邁向高層化公寓的垂直居住經驗、考量生活機能的公共設施,或是首創將廚房和浴廁納入室內的配置,皆展現對現代生活美好願景的期待與實踐。除了居住議題,大型商場的設立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其中作為許多臺北人集體記憶的萬年商業大樓(1973)由各商家個別經營,通過寬敞的過道、設置多部升降梯與冷氣設備,重視購物空間的便利與舒適,成為都市化過程新消費形態的佐證。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以建築作為臺灣1949–1983的觀景窗,並不僅在於探討建築形式與建築史,而是從當代的角度回望追尋現代化的過程中,對於主體性、何謂理想的現代生活想像及其對我們的影響。『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企圖提出建築展覽的不同可能,並期待觸發更多議題的討論。」

展期間將配合兒童節延伸適合親子參加的特別活動,以及與王大閎建築劇場串聯的身體計畫工作坊,此外更邀請與本展合作模型製作的八校建築系師生參與「摩登生活實驗室」一日創作活動,透過跨校分組的共創方式,針對建築所處的時空脈絡進行探討與再詮釋,最終實驗成果將展示於美術館三樓3C迴廊,作為展覽的延伸思考。本展也將與下半年開展、由忠泰美術館主辦的「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暫名)合作串聯,推出專題座談活動,讓觀眾有滿滿一整年的建築主題體驗。詳細活動辦法及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www.tfam.museum)或追蹤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關注。

策展人簡介

吳光庭

現為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主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建築及城市發展。擅長將建築置於城市及歷史發展涵構的論述,持續鑽研臺灣當代建築及都市空間議題,並試圖聯結國際發展趨勢、影響新一代建築專業領域的思維。

王俊雄

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亦為《實構築a+tec》季刊總編輯、建築評論家、策展人。專注於建築的現代性呈現與意識形態解構,從設計技術的發展連結其社會文化根源進行探險,亦曾参與多項公共空間的規劃與顧問工作,從而思考藝術對公共空間、都市景觀的意義,以及從僵化制度中產出自由與美感的可能。

王增榮

現為比格達建築世界主持人,亦為建築評論學者、建築藝術設計策展人、建築旅行導覽專家。曾任職於漢光建築師事務所、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和建築系講師、《建築師》執行編輯、《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總編輯。透過多重的身分轉換,促進臺灣建築設計發展、讓更多民眾感受建築的美好。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說明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歡慶40週年,宣布2024年度重點計畫│新聞稿 | 臺北市立美術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由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聚焦探討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後,影響臺灣建築發展脈絡的議題事件與生活文化因子。多元且具現代性的建築特色,成為認知臺灣戰後文化變遷的視窗,展覧順著六項子題的時間軸揭示了臺灣逐漸走出政治意識形態影響的陰影,邁向生活自由的摩登時代。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2024.03.23-2024.06.30【三樓3A、3B展覽室】


展覽由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探討1949至1983年間,影響臺灣建築發展脈絡的議題事件與生活文化因子,將劃分為六項子題:「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及「新生活」。比起1945年二戰結束後臺灣在全球地緣政治上的改變,1949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更深刻地讓臺灣擔負起新的地緣政治角色,其帶來中國大陸式生活文化經與在地生活融合後,形成了多元且具現代性意義與內涵的新生活。在探求與渴望現代性的同時,建築成為認知臺灣戰後文化變遷的視窗。展覽闡明此時期的新生活文化形貌是透過體制內的二項政策執行:一是接受美援並引進新的現代經驗;二是為維護發揚中華文化,於公共建築領域大規模引用中國復古風格。展覧時間軸揭示了臺灣逐漸走出政治意識形態影響的陰影,並邁向生活自由的摩登時代。



「從想像到落實」紀錄片臺博館首映 曝光臺灣現代經典建築從設計到興建的故事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311 09:46:48) 臺灣有許多現代經典建築,每一座都承載著獨特的故事與意義,為引領國人認識並理解臺灣現代建築的演變及魅力,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國立臺灣博物館及社團法人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合作推出「從想像到落實:臺灣現代經典建築與圖說紀錄片」,透過建築實景、轉譯專業建築圖說資料、專家導引及動態模型製作等,記錄臺南菁寮聖十字堂的簡約雅致、臺北聖心女子大學的氣勢恢宏、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的前衛創新及臺北醫學大學富有未來感的設計。

紀錄片拍攝計畫由文化部指導,社團法人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王俊雄及徐昌志主持,由木喬音像整合製作有限公司拍攝,耗時3年取材製作。今(9)日於臺博館本館大廳舉辦首映會及映後座談,臺博基金會執行長洪世佑、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王俊雄及徐昌志、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吳光庭、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褚明仁、立法院委員吳思瑤、聖心女中董事長林沛英及導演吳靜怡及多位建築產學界代表均出席。

洪世佑致詞時表示,臺博文教基金會自2020年開始與臺博館及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合作,迄今已完成了4本建築文化專題研究及4支建築紀錄片,專題研究正陸續出版,而建築紀錄片就是本次首映會的主角!

洪世佑特別感謝吳靜怡導演的團隊,運用專業和豐富的經驗,將專業性很高的建築設計拍成好看的影片,幫助觀眾理解建築背後設計的原理與巧思。

王俊雄表示,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從2006年開始,與臺博館共同推動「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計畫」,經過許多人共同努力,還有好運氣才能集結優秀的團隊。徵集計畫在整個亞洲來看,算是走在最前面,不止蒐集史獻資料,還有積極推動多向度的加值運用。

「從想像到落實」系列紀錄片共有4支影片,探討臺南菁寮聖十字堂、臺北聖心女子大學、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及臺北醫學大學等建築群的故事,以從建築設計圖說檔案出發,以此理解建築師如何想像建築,以及如何在現實建造過程中,因應需求、材料、細節、施工技術、地理環境等不同原因改變,完成最終建造結果。

4個案例中有2個案例是外國建築師的作品,分別是臺南菁寮聖十字堂德籍建築師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hm)與臺北聖心女子大學日籍建築師丹下健三(Kenzō Tange),兩位都是曾經獲得建築獎最高榮譽普立茲獎的得主。由此可以看見不同文化背景建築師如何在異地實踐建築的理想,以及如何適應在地的風土及技術條件作調整,從而激盪出精彩的建築表現。

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建築師陳仁和與臺北醫學大學形態學、教學及實驗大樓的建築師吳明修,兩人都受過日本建築教育的影響頗深,且重視建築的細節,像是在落水頭與遮陽板等部分便有許多巧妙設計,這些都可在影片中得知建築師的設計考量。兩個學校建築也乘載了二代人的課堂記憶,成為理解過去大專教育與建築文化關係的線索。

「從想像到落實」系列紀錄片將於3月23日至6月30日於北美館「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播出,未來也將在TaiwanPlus平台上架,歡迎有興趣民眾多多支持觀賞,認識並理解臺灣現代建築的演變及文化特色,領略建築技藝之美與其設計思想內涵。
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施工圖說)
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施工圖說)臺南菁寮聖十字堂(施工圖說)
臺南菁寮聖十字堂(施工圖說)臺北醫學大學(施工圖說)
臺北醫學大學(施工圖說)臺北聖心女子大學(今聖心女中)(施工圖說)
臺北聖心女子大學(今聖心女中)(施工圖說)臺博基金會執行長洪世佑(左3)、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王俊雄(右1)、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左2)及紀錄片拍攝團隊代表共同發布「從想像到落實」臺灣現代經典建築紀錄片
臺博基金會執行長洪世佑(左3)、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王俊雄(右1)、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左2)及紀錄片拍攝團隊代表共同發布「從想像到落實」臺灣現代經典建築紀錄片

訊息來源:文化部(廣告)




2024年3月20日

臺灣燈塔郵票

【交通部航港局】燈塔專區    https://lighthouse.motcmpb.gov.tw/

 

郵票上的台灣建築

交通部新聞    整理中


BUILDINGFOCUS:臺灣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