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

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師譜系調查研究(1945-1971)

 

國立臺灣博物館

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師譜系調查研究(1945-1971) 成果報告書 【NTM10810a】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成果報告書PDF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 GRB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2880653

報告摘要

臺灣大約在十九世紀中後開始進入技術現代化階段,「營建技術」在中華文化脈絡中具有極為悠久的歷史,繁衍出相當為豐碩的成果,但發展歷程不過百餘年的「建築」,卻最慢在1920年代左右強硬的橫空出世,迅速建立起的一個新的職業架構,然而「建築師」所指涉的具體專業內容,以及對應的職業形象,如何與長期做為傳統建築主流「匠師」作出明顯區隔,就算時至今日,也仍處於語焉不詳的狀態。 臺灣建築發展的軌跡,在清領時期與中國本土大致相同,直到 1895年割讓給日本進入殖民時期後才產生鮮明的差異,國民政府於1949年以後所帶來的各項舉措,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策略思維,這些因為不同的驅動力而開展的現代化歷程在時間上雖然有其先後順序,但彼此間並非是線性式的因果關係,而是一種不斷融合與再製的複雜形式。 本研究計畫最主要目的,是透過「譜系研究」的方式,梳理出隱含在「建築師」身分底下的脈絡與架構,由於臺灣近代以來經歷過多次不同的現代化運動,許多在建築技術養成的過程中,被內化於設計者自身意識之中的隱性影響力,諸如如不同的學歷、技術、甚至是國籍等決定性因素,因為最終的職業身分統稱為「建築師」,而被過度的淺層化與忽略,因此有必要建構出更具體的研究成果。 


計畫摘要

臺灣最慢在清末開始進入建築現代的化的階段,主要的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脈絡,一種是源自於清朝政府與官員的意志,受到世界時勢與歐美列強的衝擊,進而被動性開展的西化運動,另一種則是隨著頻繁的國際交流,透過教會與商業貿易進入的建築活動,前者大多以官方機構或是設施為主,後者多為教會、公司行號與私人宅邸,但這兩種類型的發展概況,大多還是處於實驗性的小規模嘗試,社會上整體的主流仍然以傳統漢人建築為主。臺灣真正進入全面性的發展是從日治時期開始,透過總督府技術官僚與殖民政策互相配合所進行的各種建設。 日本的建築現代化的歷史,並沒有真正早於中國太多,但憑藉著明治維新時期,由政府強制性主導且系統化的貫徹的計畫,短時間內就收到極為驚人的成果,「乙未割臺」是甲午戰爭後中國崩潰的苦果,中國的現代化失敗卻是臺灣開始現代化的起點。但從整個日治時期的臺灣建築發展來看,當時日本建築界本質上是一種透過模仿來吸取經驗的實驗方式,作為日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的身分,臺灣成為日本建築界實驗新技術與材料的新天地,更是受過新式建築教育訓練的建築人才一展身手的試煉場。由於缺乏統治殖民地的經驗,日本政府對於台灣的建設,始終是一種想發展又小心翼翼的兩難,實質上仍是為了因應治理經營與改造傳統社會而進行的建築活動,因此整個日治時期台灣的建築現代化成果,主要反應在配合發展需求的技術提升與改進,而非基於文化與思想尋求創造出新建築式樣的契機。 臺灣一直要到1945年戰爭結束後,必需盡快從戰爭的廢墟中復原,伴隨著終於脫離殖民地身分的喜悅,積極的想像一個屬於自己的新時代的藍圖,一如陳仁和建築師在1947年的《臺灣營造界》中,以「一個建築家的私見」為題的文章中所提到: 光復臺灣,這美味的聲韻,不知怎樣,使我們覺得一種快感和一種難避的責任。這快感是什麼?不消說不外是多年在這殖民地,由不得選擇盲從為唯一生路的悲慘運命觀,只好讓故國的山河,作別人幸福的工具,現在可一變而為民治、民享、民有的世界,已經不是為著別人,是為了我們自己,可以儘量享用、使用… 因為已經有了日治時期的建設基礎與經驗,臺灣籍的建築人才在戰後理應成為重建的第一線人員,但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大批中國籍建築人才,卻在此時被大量安插在各個政府單位之中,造成明顯的建築專業人員的社會流動,不同於日本的建築專業制度產生了明顯的斷裂與衝突,1947年省政府建設廳開放技師登記,限制必須有大專以上學歷三年工作經驗,或是高職以上十二年工作經驗的資格,而且不承認日治時期的工作紀錄,受到這種帶有階級與族群篩選意圖制度作用,儘管臺灣在日治末期已經設有台南高等工業學校,但實質上在1945年前並沒有來的及產出畢業生,因此臺灣籍建築人才在此階段幾乎全軍覆沒,只有極少數人能以「建築技師」的身分執業,此後建築專業制度與相關認證法規經歷過多次修改才漸趨完善,並於1971年頒布「建築師法」確立現行建築師資格的取得與執業義務施行至今。 依照現行「建築師法」的規定,接受完整建築教育養成的人,必須經過考試的審查始取得執業資格,但受到1945年終止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臺灣在兩個不同時期的建築專業養成幾乎是全然不同的狀況,不論是在戰前接受日式教育養成,或是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建築人才,在戰後都被放在同一座天平上審視,評斷的標準不只是專業技術的優劣,更重要的是省籍族群與意識形態的認可。這種去脈絡化一視同仁的強制性制度,壓抑了臺灣建築專業的多元發展,局限於淺根性的浮動狀態,極容易受到外來的力量而改變,卻始終無法產出具有結構性論述的成果,從本質上來思考身為一名「臺灣的建築師」應該有的態度與自我定位。 由於臺灣戰後特殊的政治局勢發展,政府始終企圖以單一觀點的論述來主導社會主流的思潮,例如戰後初期爭取繼承中國道統的大中華文化視野,抑或是隨著本土意識高漲,積極想要去中國化的臺灣意識,都造成了主流的意識形態與社會多元樣貌脫離的錯亂現象,過度淺碟化的思考方式無形中壓抑創造更多元討論的可能性,無視於真實社會脈絡的連結同樣無法產出系統性的知識,只能夠不斷的在片段式的觀點中,粗淺的針對少數特定的對象不斷打轉,這也就是臺灣當前關於戰後現代建築的相關研究,明顯集中於幾位特定的建築師以及他們的作品,而非廣泛的性就整個時代的架構,進行各種不同的對話與論述。 徐明松與王俊雄在《粗曠與詩意: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中,將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分為三類:一、中國大陸出生,在大陸或海外受教育後來台的建築師;二、外國建築師;三、臺灣出生,在日本受建築教育的建築師。但實際上應該還有在臺灣出生,並且在臺灣受建築教育,透過臨時技師登記或是檢覈等方式成為建築師,或是在台灣出生,但是在滿州國接受建築教育,以及非建築本科教育出身,但因為制度規範不嚴格,而取得建築師資格者等多種不同性質的項目。這種分類方式明顯的是以籍貫為依據,主要是為了討論方便而定義,並非是從整個戰後現代建築發展脈絡作結構性的討論。此外從大部分的相關文獻的資料分析,可以發現目前臺灣戰後現代建築師研究,仍以單一人物的生平傳記或是作品集為主要書寫方式,偶有兼談多位同時代的建築師,用來比對特定的概念陳述,真正從整個戰後臺灣社會以系統性的脈絡化書寫與研究,目前仍然相當缺乏。因此,對於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師的全面性調查以及譜系的研究,已經是到了勢在必行且迫在眉梢的關鍵時刻。 由於本研究團隊於2018年曾參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執行「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策展工作,在前置研究過程中,就有感於受限於臺灣建築史的框架下,對於戰後以來的臺灣建築專業者相關資料,深覺有許多語焉不詳的疑點,或是太過粗糙需要加以深入研究的必要,同時也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更有許多像陳仁和建築師一樣,具有重要時代意義與研究價值的臺灣建築師資料被忽略,綜觀目前臺灣的建築研究界,除了國立臺灣博物館所開展的「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圖說徵集計畫」之外,並沒有其他較為完整的相關研究工作,大多都是零星式的單一建築師相關研究,不然就是概略性的以較壟統的方式帶過。再者,「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圖說徵集計畫」現有的工作成果頗為豐富,也早已為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師譜系調查研究打下良好基礎,相當有必要持續發展與研究,使之成為臺灣戰後現代建築最重要的研究資料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