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

破浪前行:《建築師》雜誌創刊50年


以《建築師》雜誌作為歷史與當代的建築思考文本

文/曾光宗

戰後初期的臺灣百廢待舉,之後隨著政治逐漸安定,社會經濟文化蓬勃發展,「建築」專業開始受到重視,這種現象除了反映在政府的重大工程、民間的房地產以及具代表性的建築相繼落成之實質展現外,藉以支撐建築發展之具思考性、探討性、理論性以及引介國外建築思潮進入臺灣的建築專業雜誌,也自發地陸續出刊。從意義上來看,建築專業雜誌的出現象徵了臺灣建築界開始重視建築作品的報導與紀錄,同時也關注建築背後的影響因素與議題,進而更也反映了對於相關建築知識的渴望。

  臺灣戰後的建築專業雜誌,從1960年代經濟起飛,至1980年代末期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為止,依據發行時間出刊的有《建築》(1962)、《建築與藝術》(1967)、《建築與計劃》(1969)、《境與象》(1971)、《建築師》(1975)等多份雜誌。顯見當時建築專業雜誌的出刊,與臺灣的經濟成長有著緊密的關聯性。之後到了90年代,臺灣社會更為開放與多元,此時《雅砌》(1990)、《台灣建築》(1995)、《建築Dialogue》(1997)、《實構築》(2019)等也接續出刊。《建築師》雜誌放在此整體發展脈絡中,於1975年創刊,至今已達50年。作為臺灣建築專業雜誌之一的《建築師》雜誌,創刊50年來伴隨著臺灣社會經濟與建築界的成長,至今已累積了非常豐碩的成果,成為了「相關專業界中,出版歷史最久、期數最長、發行量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建築專業雜誌」;此為定位《建築師》雜誌50年的重要價值之一。

  這一系列的建築專業雜誌,從現今的角度來看,詳細地記錄了各時期臺灣的建築作品、國內的建築議題、以及國際的建築思潮等。而這些內容對於不同時期的閱讀者而言,如將時間的因素加入後似乎具備著雙重意涵,亦即對當時的讀者而言為觀念的啟發,但經過長時間之後,對現在的讀者而言遂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那時的「當代思潮」,歷經時間後已成為了「歷史」。然而我們必須理解到,這些歷史並非僅只是文獻的堆積而已,更重要的是具有「鑑古知今」的價值;這亦為定位《建築師》雜誌50年的重要價值之一。

  在建築專業雜誌的發展脈絡中,可以發現部分專業雜誌不斷地被後一份專業雜誌所取代,可謂演進式的發展模式。目前有許多已停刊,僅剩下幾份建築專業雜誌。由於與日本的建築專業雜誌相較,臺灣面臨著市場較小,分工不明確之限制,因此大多必須扮演著「多功能」的角色。對照日本為例,目前在日本同時存在著幾份建築專業雜誌,依據發行時間,重要的有《新建築》(1925)專門報導日本當時期的建築師及其作品;《JA》(1956)主要報導日本建築師,並將日本建築師推向國際的雜誌;《a+u》(1971)則是將國外的建築思潮與建築師引入日本;《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1976)探討著社會、經濟、文化因素的轉變,及與建築產業的關係;《住宅特集》(1985)是專門報導住宅的一份雜誌;以及《Casa BRUTUS》(1998)則認為建築、設計、藝術、時尚、美食、甚至旅行等都屬於建築的一部份。從日本如此多樣且分工明確的建築專業媒體產業的特性來看,臺灣的建築專業雜誌相對地就必須涵蓋所有的面向,需要具有全面性,更需均衡地予以報導;這也應是定位《建築師》雜誌50年的另一重要價值。

  不論從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各時期議題的啟發、建築的歷史紀錄、多面向的功能、以及更重要的是反映社會的需求,拉近與社會之間的距離等價值來看,《建築師》雜誌應是非常值得探討的文本。為了本次具有時代意義的創刊50年,第600期,從今年年初開始即積極策劃,並以大幅度超越以往頁數之篇幅,構思本期的架構與內容。以「破浪前行:《建築師》雜誌創刊50年」為名之特輯,共區分成「舵手群像」、「年表」、「軌跡與觀察」、「砥礪與期待」、「美學與風向」、「50年論壇-世代共好」、及「臺灣建築25年獎」等主題,冀望展現出這50年來的豐富內涵。

  首先,在「舵手群像」主題中,完整地整理出歷任的發行人、社長、主編及執行編輯,藉以理解於不同年代中雜誌社的組織,以及全心投入並影響編輯方向的重要人員。進而邀請歷任的主編,回顧了當年對於《建築師》雜誌的編輯思維。十分感謝丁清彥、蔡榮堂、李乾朗、林貴榮、黃長美、黃健敏、林志崧、廖慧燕等歷任主編的說明,讓我們對於既往《建築師》雜誌有了歷歷在目的真實感,並且瞭解到了《建築師》雜誌誕生的源起,不同時期編輯方向調整的差異,以及編輯時的點滴,甚至委屈與誤解等。

  於「年表」主題中,針對作為探討文本的《建築師》雜誌,特邀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黃少妤教授及其研究團隊,以年度為區分,將600期的《建築師》雜誌封面作為水平向時間軸的基本單元,並以特輯報導(包括專題介紹、競圖賽事、人物相關、建築獎項),及雜誌歷史與建築、社會事件等作為垂直向主題軸的主題,依此時空間的架構,完整且詳盡地呈現出《建築師》雜誌50年的發展脈絡。對此脈絡,黃少妤教授認為「身為見證臺灣建築發展50年的《建築師》雜誌,不僅扮演著報導以及文件紀錄的角色,更開展出一個具有社會反思意義的公眾場域」。

  在「軌跡與觀察」主題中,郭肇立教授以「戰後臺灣的建築專業雜誌 1945-1970s」為題,探討了臺灣戰後至1970年代,建築專業雜誌的種類與各自的特性。羅時瑋建築師則以「定位與未來:50年∕600期《建築師》雜誌破浪前進」一文,並以「臺灣現代建築的系譜建構」為概念,論述了《建築師》雜誌之「五支系譜線」的發展特性。

  於「砥礪與期待」主題中,分別邀請了不同世代、身分、性別之建築師,提出了對於《建築師》雜誌的期勉。其中徐岩奇理事長期待《建築師》雜誌「面對混亂社會,如何擴大影響力!」。汪俊男理事長期許「應可於既有的成就基礎,努力經營一個與『建築專業』及『社會公眾』更友善共好的建築文化刊物」。呂恭安建築師認為「應繼續發展報導建築專業的獨特性,不須討好從眾或意欲引領流行」。蔡元良建築師省思著「我們檢視《建築師》雜誌力有未逮之處,應與其『成就』同樣重要」。張瑪龍建築師力促「要建立建築師的形象,《建築師》雜誌正可以扮演箭頭的角色」。何黛雯建築師期許《建築師》雜誌「作為社會溝通行動平台,亦為產官學界對當前建築趨勢和問題進行批判性思考和討論的公共領域」。何震寰教授則提出了「《建築師》雜誌可以為年輕議題貢獻什麼?」之呼籲。

  除了相關建築專業議題外,由於《建築師》雜誌歷經了長時間的演進,有關雜誌的編輯形式與風格亦可成為探討的主題。在「美學與風向」主題中,首先林磐聳講座教授針對《建築師》雜誌50年來的封面設計,從各時期臺灣政治社會經濟的背景特性,及編輯技術的發展,分析了不同時期雜誌封面的設計意涵及形式風格。長期協助《建築師》雜誌編撰國際建築新聞的吳介禎老師,撰文指出《建築師》雜誌的相關國際新聞,持續關注「建築專業內含人道價值的原則,且始終面向世界的風雨,因此現在已經廣為國際建築界認識並信任」。持續觀察臺灣建築發展的聯合報陳宛茜記者,針對「臺灣建築獎」提出了脈絡的、類型的、以及以建築師個人為主體的各種評論,同時更強調出「臺灣建築獎」於評選過程中「實地評勘」的重要意義。林惠文執行編輯撰文認為「在《建築師》雜誌內隱約勾勒出一部近代建築攝影變遷史」,並推崇長期協助《建築師》雜誌的許多攝影師。

  《建築師》雜誌除了回顧之外,面對下一世代亦應是重要的課題。在孫啟榕副社長的策劃下,舉辦了「50年論壇-世代共好」系列論壇。其中共區分北、中、南三個場次,會中邀請了各地方公會的理事長及不同世代的建築師們,針對「世代共好」議題,共同激盪出多元且精彩的觀點與對話。於「50年論壇-世代共好」主題中,收錄了詳細的內容。

  本特輯的最後,再完整報導了《建築師》雜誌社繼「臺灣建築獎」之後,首次舉辦的「臺灣建築25年獎」的得獎作品與評選過程。「臺灣建築25年獎」強調著建築的永恆性,期望在時間的考驗下,建築的價值依然存在並影響深遠。建築師雜誌社首創舉辦此獎項,深具時代意義,並也藉此傳達出《建築師》雜誌面對建築界與未來的志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