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

國立臺灣博物館「另一種現場:修澤蘭」特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


社團法人台灣女建築家學會


建築與時代的交響 修澤蘭特展重現戰後臺灣建築史的女性身影 - 立報傳媒


臺博館打造另一種現場 走入修澤蘭的建築現場與時代

國立臺灣博物館自即日起至114年11月2日,與社團法人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合作,於臺博館鐵道部園區廳舍二樓推出「另一種現場:修澤蘭」特展,帶領大家認識這位女性建築師的建築作品及生命歷程,並藉由照片、建築圖、建築模型等各類檔案重建認識修澤蘭建築的現場,呈現修澤蘭建築在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史上的特殊性。


今(9)日開幕典禮上,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修澤蘭之子傅德修、社團法人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何黛雯、臺中市霧峰國小校長葉聰信、景美女中校長周寤竹、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等人均出席與會。



陳登欽特別感謝各界的協助,並表示從修澤蘭的例子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只要夠投入和努力,就有機會讓歷史看見!目前臺博館不僅將共同參與「重建臺灣藝術史2.0計畫」,也將啟動建築文化中心修繕的工程,在結合歷史與建築的文化之路,臺博館不會缺席,同時也藉此展覽向修澤蘭及女建築家致敬!


傅德修分享以他的角度觀看母親的三種特質,幫助大眾理解本次展覽。包括以建築設計重視兼顧美感及實用,並著重與大自然環境的結合的「執著個性」、陽明山中山樓籌建過程的「拼搏精神」以及面對各種艱難險阻的「堅強性格」。他表示:「母親的人生有高低起伏,她的建築經過時代的洗禮,依然被現代建築人看見,也啟發著現代建築人,她的人生應是圓滿、無遺憾了。」


修澤蘭的建築,除了廣為熟知的陽明山「中山樓」外,位在臺北市區的光復國小、中山女中、景美女中、臺北市立大學及高雄女師專、臺中女中、霧峰國小、虎尾高中、嘉義女中等遍布全臺各地的校園建築,都有修澤蘭的建築作品,而臺灣第一座山坡地社區型住宅「花園新城」更是其另一代表,其建築作品之多、遍布之廣,亦見證臺灣建築發展的歷程與時代。


展覽以「初到.出道」、「獨樹一格的校園建築」、「大屯火山群中的傳奇建築」、「新店溪畔的理想家園」、「相遇.相惜」、「我與修澤蘭-集體記憶累積的現場」等六大單元,綜覽修澤蘭從求學、1949年到臺灣鐵路局工作設計舊板橋車站,結識具土木結構專長的同僚傅積寬,並成為相互扶持的伴侶,到共同創辦澤群建築師事務所,繼而完成後續各項校園建築,及完成陽明山「中山樓」、新店「花園新城」等代表建築。


臺博館表示,修澤蘭建築師事務所曾遭祝融,導致修澤蘭設計的建築書圖全數損毀,僅能從業主(學校、機關)的契約、檔案書圖等進行資料回溯,這也是文化部責成國立臺灣博物館積極推動臺灣建築書圖徵集及籌備成立臺灣建築文化中心的原因。本次展覽呈現修澤蘭如何運用建築設計與工程技術達到建築的流動性,同時首次公開展出景美女中原始建築設計圖檔,從其中可見建築師追求建築細節的用心。


展覽中特別設計「我與修澤蘭-集體記憶累積的現場」單元,蒐集大家與修澤蘭建築的生活記憶,期能藉由持續發掘這些珍貴的建築照片、圖檔持續回溯、累積臺灣珍貴建築的記憶,共同建構臺灣建築發展與變化的歷史軌跡。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 特展



活動簡介


建築師修澤蘭1949年進入臺灣鐵路局工作,規劃設計板橋車站等相關建築,在國家建設時期投入全臺各地校園建築規劃,是克服陽明山硫磺地熱建造「中山樓」的建築師,也是打造現代新社區「花園新城」的實業家。她在臺灣各地的建築作品,早已融入公眾記憶。本展除帶領觀眾認識這位建築師的作品外,亦藉此展現臺灣建築發展歷程的不同風貌。

活動內容介紹

修澤蘭於1949年進入臺灣鐵路局工作,曾規劃設計舊板橋車站等臺鐵相關建築,與鐵道部有著一定淵源。在國家建設時期投入全臺各地校園規劃與建築,是曾經克服陽明山硫磺地熱建造「中山樓」的建築師,也是在新店山林打造現代新社區「花園新城」的實業家。

展覽以「初到.出道」、「獨樹一格的校園建築」、「大屯火山群中的傳奇建築」、「新店溪畔的理想家園」、「相遇.相惜」、「我與修澤蘭-集體記憶累積的現場」等六大單元,綜覽修澤蘭從求學、1949年到臺灣鐵路局工作設計舊板橋車站,結識具土木結構專長的同僚傅積寬,並成為相互扶持的伴侶,到共同創辦澤群建築師事務所,繼而完成後續各項校園建築,及完成陽明山「中山樓」、新店「花園新城」等代表建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