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蓮建築展:未有地圖的人生」 假日限定導覽登場 策展人親自帶路!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2879
乙未抗日130週年
台南戰場巡禮新書重返歷史現場
乙未抗日130週年─《臺灣變番邦,日本無頭鬃》新書發表
重現臺南戰場記憶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767644
大台南觀光城將面臨拆除 40年歷史商場為何沒落? | 公視新聞網 PNN
113-09-11。基於三大理由 大台南觀光城不得不拆 南市府提供攤商優惠轉介方案
113-05-15。回應今(15)日議員總質詢議題
112-06-05。回應今(5)日議員總質詢議題
「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成果展 多元創意詮釋考古與文化新價值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9 16:25:58) 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主辦的「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西拉雅族文化與考古成果推廣應用徵件計畫,今(9)日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舉行成果展記者會,由文化局長黃雅玲、文資處長陳思瑀、南科考古館主任陳俊男、原民會科長蔣宇婷、西拉雅族跨地部落聯盟召集人段洪坤、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吉貝耍國小校長林志宏、李偉智議員及多位議員代表等一同出席共襄盛舉。現場除有布袋戲精彩演出與成果走秀,更邀集11組入選團隊分享創作理念,展現考古成果與西拉雅文化融入當代生活的多元樣貌。西拉雅文化創新轉譯 「Pakivalayen ta Siraya發掘西拉雅」徵件計畫揭曉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10 11:24:18) 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主辦的「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2024西拉雅族文化與考古成果推廣應用徵件計畫」,歷經評選後正式公布得獎名單。本次徵件計畫涵蓋「教育推廣」與「文化創意」兩大類別,透過得獎者的創新詮釋,展現西拉雅文化的多元樣貌,並讓考古成果與族群文化更貼近大眾視野。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Deep Current–Architecture of Taiwan
07「資本權力的想像」
How Capitalism Influenced Architecture in Taiwan ǀ Deep Current | EP7 (7/8) - YouTube
公共電視 - 最新消息
紀錄片《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探福爾摩沙建築文化與美學 3/4公視、TaiwanPlus首播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
〔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1「帝國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2「殖民的成就」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3「戰後台灣-尋找身份認同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4「傳教士新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5「浮華世態中的心靈救贖者-王大閎」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6「反威權、反戰、沒有主義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7「資本權力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8「全球信息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Deep Current–Architecture of Taiwan
06「反威權、反戰、沒有主義的時代」
公共電視 - 最新消息
紀錄片《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探福爾摩沙建築文化與美學 3/4公視、TaiwanPlus首播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1「帝國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2「殖民的成就」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3「戰後台灣-尋找身份認同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4「傳教士新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5「浮華世態中的心靈救贖者-王大閎」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6「反威權、反戰、沒有主義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7「資本權力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8「全球信息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Deep Current–Architecture of Taiwan
05「浮華世態中的心靈救贖者-王大閎」
Chasing the Dream of Modernist Architecture in Taiwan ǀ Deep Current | EP5 (5/8) - YouTube
〔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1「帝國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2「殖民的成就」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3「戰後台灣-尋找身份認同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4「傳教士新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5「浮華世態中的心靈救贖者-王大閎」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6「反威權、反戰、沒有主義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7「資本權力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8「全球信息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Deep Current–Architecture of Taiwan
04「傳教士新建築」
How Christianity Shaped Architecture in Taiwan | Deep Current | EP4 (4/8) - YouTube
公共電視 - 最新消息
紀錄片《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探福爾摩沙建築文化與美學 3/4公視、TaiwanPlus首播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1「帝國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2「殖民的成就」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3「戰後台灣-尋找身份認同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4「傳教士新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5「浮華世態中的心靈救贖者-王大閎」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6「反威權、反戰、沒有主義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7「資本權力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8「全球信息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Deep Current–Architecture of Taiwan
03「戰後台灣-尋找身份認同的時代」
How U.S. Aid Shaped Taiwan’s Architecture After WWII | Deep Current | EP3 (3/8) - YouTube
公共電視 - 最新消息
紀錄片《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探福爾摩沙建築文化與美學 3/4公視、TaiwanPlus首播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1「帝國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2「殖民的成就」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3「戰後台灣-尋找身份認同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4「傳教士新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5「浮華世態中的心靈救贖者-王大閎」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6「反威權、反戰、沒有主義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7「資本權力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8「全球信息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Deep Current–Architecture of Taiwan
02「殖民的成就」
How Japanese Industrialization Created Taiwan’s Architecture ǀ Deep Current | EP2 (2/8) - YouTube
公共電視 - 最新消息
紀錄片《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探福爾摩沙建築文化與美學 3/4公視、TaiwanPlus首播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1「帝國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2「殖民的成就」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3「戰後台灣-尋找身份認同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4「傳教士新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5「浮華世態中的心靈救贖者-王大閎」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6「反威權、反戰、沒有主義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7「資本權力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8「全球信息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Deep Current–Architecture of Taiwan
01「帝國的想像」
How Japan Shaped Taiwan’s Architecture ǀ Deep Current: Architecture of Taiwan | EP1 (1/8) - YouTube
公共電視 - 最新消息
紀錄片《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探福爾摩沙建築文化與美學 3/4公視、TaiwanPlus首播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1「帝國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2「殖民的成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WZzKYlHrk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3「戰後台灣-尋找身份認同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4「傳教士新建築」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5「浮華世態中的心靈救贖者-王大閎」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6「反威權、反戰、沒有主義的時代」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7「資本權力的想像」
ARCHISTORYTW: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8「全球信息的時代」
〔公共電視〕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ARCHISTORYTW:《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1「帝國的想像」
ARCHISTORYTW:《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2「殖民的成就」
ARCHISTORYTW:《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3「戰後台灣-尋找身份認同的時代」
ARCHISTORYTW:《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4「傳教士新建築」
ARCHISTORYTW:《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5「浮華世態中的心靈救贖者-王大閎」
ARCHISTORYTW:《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6「反威權、反戰、沒有主義的時代」
ARCHISTORYTW:《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7「資本權力的想像」
ARCHISTORYTW:《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08「全球信息的時代」
公共電視 - 最新消息
紀錄片《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探福爾摩沙建築文化與美學 3/4公視、TaiwanPlus首播
【台北訊】具深厚建築涵養的金鐘導演符昌鋒創作紀錄片《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以黑潮為隱喻,探索不同族群與文化思潮如何建構台灣各個時代的建築,從日治時期到當代,呈現台灣獨特的建築美學與文化底蘊。
今(3/3)公視、十月影視舉辦紀錄片特映記者會,公廣集團董事長胡元輝會中提到導演符昌鋒過去曾與公視合作《打拚—台灣人民的歷史》、《不羈》等紀錄片,皆獲得金鐘獎肯定。他說「公視一直以來致力於保存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影像,記錄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展」。
看過《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後,胡元輝認為「這部紀錄片不僅是一部建築紀錄片,更藉由建築探討台灣歷史、文化與人民之間深刻的連結」。
胡元輝說,「符昌鋒導演透過鏡頭,讓我們看見建築家們在人性尺度與空間上的細膩,以及對於美感的追求」,也認為「這部紀錄片讓人省思人與環境的關係」。
符昌鋒導演說「建築像人一樣,有年青義氣風發的時候。也會衰老,建築是有他獨特的記憶與個性,在不同的天候、不同的時間,都有不一樣的表情,一不注意就消失了,再也補捉不到那瞬間的感觸。」
《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係由文化策進院、十月影視、建築師蘇喻哲、宋文嶽、莊子華共同出品。
導演符昌鋒自2018年開始發想,2022年開始為期兩年半、148處建築拍攝,並採訪超過100位建築師、學者、專家。
符昌鋒從東海建築畢業,後赴美修習電影碩士並投入影視工作,記者會上他說「我內心裡一直覺得我是建築人超過電影人」,這次紀錄片也算圓了建築夢。也說我一定要把建築師帶到現場,也感謝李祖原、張哲夫、姚仁喜、薛琴、邱文傑、黃聲遠等建築師到其最得意的作品現場訪談並拍攝「希望讓觀眾看到建築,也看到建築師們談建築」。
郭肇立也提到,希望這部作品用自己的論述角度去看建築,他認為「建築有各種時間、人間、空間的綜合,建築永遠拍不完」,郭肇立自己蒐集了八萬多張幻燈片與無數的數位檔,但仍然希望「建築用電影來拍,不是靜態攝影的問題,它是立體的、有生命的」,遂有了與符昌鋒攜手詮釋建築。
監製、建築師蘇喻哲也形容懷抱熱情的拍攝狀態說「永遠精神狀態是很亢奮的」,也形容郭肇立與符昌鋒是「超級理想主義與超級浪漫主義,這案子非常艱辛」;蘇喻哲也提到建築師們聽到要拍台灣建築都首肯且配合,他說「他們把對設計案的掙扎、轉折的奮鬥分享在鏡頭前」,也說「他們都是這部紀錄片的推手」感謝到場支持的台灣建築界人士。
符昌鋒以其獨特的視角,捕捉了建築在不同時間、不同天候下的表情,呈現了建築的生命力與靈魂。也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者郭肇立擔綱編劇與主述。
紀錄片八集內容介紹從日本帝國主義下建築再到戰後國民政府來台乃至80年代,王大閎、漢寶德到李祖原等資深大師作品,以及90年姚仁喜講究的細部設計,蘇喻哲將建築帶進了建築與環境生態的對話,簡學義將設計帶進了建築哲學思考。
紀錄片另一方面也呈現建築學界對社會文化的反應,夏鑄九、劉可強、華昌宜等人於學界殿堂、台大城鄉所,重新面對台灣城鄉差距、文化關注,也造就了許多的建築學者進入政府體制改革;90年以後郭中端、邱文傑、黃聲遠的建築帶進了與土地的對話。
紀錄片也介紹海外建築師在台灣的設計,如貝聿銘作品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普立茲克建築獎德國建築師哥特夫萊德‧波姆(Gottfried Böhm)設計台南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以及丹下健三設計天主教聖心女中等。
符昌鋒表示,透過這些建築作品,從而追溯台灣現代性的演變,也如同黑潮的湧動,在流經的區域中吸納養分同時滋養生命,台灣建築的現代性,也建立在反應環境與吸納各種時代變動中。
《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透過國內外建築師、建築評論、都市計畫工作者的訪談,深入剖析台灣建築的發展脈絡與文化意涵。例如,探討台北賓館如何重組古典建築元素,展現「建築的政治性」;東海大學呈現設計者尋找新身分認同的努力。
特映會上重要來賓雲集,有監察委員林盛豐、中央社董事長李永得、文化部影視司司長吳宜璇、TaiwanPlus執行長余佳璋、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美國紐約州駐台貿易代表處總監Jerome Balucan等,也包括李乾朗、薛琴、潘冀、李祖原、邱文傑、姚仁喜、劉培森、陳良全、廖偉立、黃聲遠及王大閎長子王守正等多位文化、建築學界代表都出席觀影,共同見證台灣建築之美。
台灣建築的文化史詩,《黑潮—流變中的台灣建築》3月4日起每週二晚間10時,公視播出2集;TaiwanPlus播出英文字幕國際版,每週播出一集,國際觀眾可在TaiwanPlus官網、TaiwanPlus Docs YT頻道收看。
Deep Current : Architecture of Taiwan | Official Series Trailer | TaiwanPlus - YouTube
https://www.facebook.com/PTS1997/videos/9501035473324732
公視13台【十點全紀錄】黑潮一流變中的台灣建築 Deep Current–Architecture of Taiwan|3/4起,每週二晚間10點,首播兩集(每集30分鐘)|YouTube直播
金鐘導演符昌鋒最新力作!以黑潮比喻隨著不同族群的到來,世界思潮如何彙集到台灣這塊土地上,帶來豐富的養分,形成獨特的建築美學。鏡週刊 Mirror Media
【流變中的台灣建築1】符昌鋒邀名師助陣拍紀錄片 宏觀展現歷史與建築樣貌
【流變中的台灣建築2】解開經典建築內外矛盾 大天后宮石獅「移植」總督官邸
【流變中的台灣建築3】設計國父紀念館太痛苦 「建築詩人」王大閎靠這方法抒壓
小轉角 Artdecorner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rtdecorner
東方矽谷:竹科高科技產業的地緣歷史與政經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512792943
「超出現實」建築師聯展 在現實邊界探尋理想建築 | 文化 | 中央社 CAN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509020037.aspx
[展覽]《超出現實》BEYOND REALITY:4 ARCHITECTS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
https://cat.tnua.edu.tw/?p=11096
Ojanen Chiou Architects https://www.ocarch.net/
Ojanen_Chiou architects/ OCa | Facebook
建築師筆記 architect’s notes | Facebook
淡水古蹟博物館加入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 與9國18處展開國際交流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12 18:30:00)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日前以國定古蹟淡水紅毛城之名,受邀參加荷蘭商館文化遺產聯網(Dutch Trading Post Heritage Network,DTPHN)會員大會,並成為該組織的會員,正式開啟淡古與全球荷蘭歷史遺產城市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嘉人限定:320+1 嘉義市城市博覽會協作行動」第2彈 市民共語嘉義生活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嘉義市城市博覽會串聯百業+1開跑! 「320+1」邀請商圈品牌一起響應,加出城市的美好總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嘉義市恢復升格省轄市43週年 Kahoot互動回顧歷史 320+1城市博覽會內容搶先曝光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嘉義市在臺灣行政區劃的歷史上曾多次調整,其中最關鍵的一次變革是1982年7月1日恢復升格為省轄市。
嘉義市在臺灣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在二戰後曾經歷行政地位的變動。
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 嘉義市在日治時期已是臺灣的重要城市。臺灣光復後,嘉義市在1945年被設為省轄市。
1950年降為縣轄市: 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調整行政區劃,嘉義市被撤銷省轄市地位,並降為嘉義縣下轄的縣轄市。這導致嘉義市的預算和資源大幅縮減,地方建設發展面臨停滯。
恢復省轄市的努力: 嘉義市的許多地方人士,包括前市長許世賢等,長期以來為爭取嘉義市恢復省轄市地位而奔走。
在各方努力下,嘉義市於1982年7月1日正式恢復升格為省轄市。這項變革對嘉義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行政地位提升: 嘉義市重新獲得獨立的行政地位,直屬於臺灣省政府(現已精簡)。原來的嘉義市公所改制為嘉義市政府。
財政與建設: 恢復省轄市地位後,嘉義市的預算大幅增加,有助於推動都市建設和提升公共服務。
行政區劃調整: 1990年,嘉義市政府將市區劃分為東區和西區。
嘉義市恢復升格為省轄市是嘉義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城市在行政、經濟和文化方面邁入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