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師陳玉峰藝師遺作.嶄新登場 臺南市一般古物「陳德聚堂神荼鬱壘門神彩繪」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17 14:09:53) 臺南市一般古物「陳德聚堂神荼鬱壘門神彩繪」,經過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吳盈君副教授團隊進行修護、清整與加固工作後,使得原本陳玉峰藝師的彩繪層以其原有的樣貌,再現風華;此外「晉爵」門神彩繪也透過這次與南藝大建教合作的方式,讓原本埋藏在紅漆下方的門神,重見天日,皆見證了陳玉峰藝師精湛的工藝技術與表現。「陳德聚堂門神彩繪」完成於民國五十年(1961年)前後,從中可以看出特定時代的文化特徵。首先,1960年代的臺灣正處於戰後社會重建與傳統文化復振時期,宗族開始整修傳統建築並恢復祭祀活動。
陳德聚堂於1961年進行大規模重修,特別邀請本地知名彩繪匠師陳玉峰(亦為陳氏族裔後代)擔綱彩繪工作。他將自己多年累積的圖稿進行整理,選出最契合家族祠堂性質且涵義深遠的題材,用於祠堂的牆壁濕壁畫與門神創作。
此舉顯示出當時社會對傳統倫理與美術的重視:彩繪內容圍繞著忠孝與祈福等主題,如牆上的彩繪呈現孝順、家庭和樂、平安等寓意,「神荼」、「鬱壘」這樣古老的門神形象則體現了對傳統信仰的堅持。
在戰後現代化的社會背景下,仍選擇這般具有古典意涵的圖像,可看出當時臺灣社會一方面推動現代化,另一方面努力保存延續自身的文化根柢。藝術在此扮演了文化傳承的角色,由德高望重的匠師以傳統技藝描繪宗祠門神,既延續了清代以來民間彩繪的工藝脈絡,又讓宗族成員在新時代下重溫傳統價值。
在戰後現代化的社會背景下,仍選擇這般具有古典意涵的圖像,可看出當時臺灣社會一方面推動現代化,另一方面努力保存延續自身的文化根柢。藝術在此扮演了文化傳承的角色,由德高望重的匠師以傳統技藝描繪宗祠門神,既延續了清代以來民間彩繪的工藝脈絡,又讓宗族成員在新時代下重溫傳統價值。
這組門神彩繪作品成為陳玉峰藝師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由於陳玉峰藝師在此之後完成的其他廟宇彩繪(如左營慈濟宮、三山國王廟等)已不存世,陳德聚堂的門神與壁畫遂成為他留存至今的最後遺作,極具價值與珍貴性,也見證了一代巨匠的收官之作,具有獨特的時代意義與歷史價值。
本次門神的修護工作已於114年2月份完成,無獨有偶,臺南市生活美學館將於114年4月18日至114年8月31日辦理「南臺灣工藝大展」,其中「陳德聚堂神荼鬱壘門神彩繪」亦為本次展示的重要作品之一,也請民眾把握這次近距離觀賞陳玉峰藝師作品的機會,感受作品所呈現的細節與修護後的嶄新樣貌。

本次門神的修護工作已於114年2月份完成,無獨有偶,臺南市生活美學館將於114年4月18日至114年8月31日辦理「南臺灣工藝大展」,其中「陳德聚堂神荼鬱壘門神彩繪」亦為本次展示的重要作品之一,也請民眾把握這次近距離觀賞陳玉峰藝師作品的機會,感受作品所呈現的細節與修護後的嶄新樣貌。

修護前陳德聚堂門神之「鬱壘」門神彩繪


修護後陳德聚堂門神之「鬱壘」門神彩繪


修護前陳德聚堂門神之「神荼」門神


修護後陳德聚堂門神之「神荼」門神


修護後陳德聚堂門神之紅漆門神「晉爵」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前代門神‧風華再現 臺南市一般古物「陳德聚堂神荼鬱壘門神彩繪」
市定古蹟陳德聚堂前代門神 「神荼鬱壘」、「晉爵」於2022年捐贈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於2023年將「神荼鬱壘」門神(1組2件)提報為古物,並於2024年審議通過,公告指定為一般古物,現正進行「神荼鬱壘」門神彩繪之修護與加固作業。
「神荼鬱壘」門神彩繪為1961-1962年間陳玉峰藝師以陳姓後裔的身份,為陳德聚堂整修工程所繪製,1982年陳德聚堂重修,門神彩繪被塗上紅漆,但並未重繪。1997年再次進行修護工程時,由潘岳雄藝師為陳德聚堂重新繪製門神,並清除舊有中門「神荼鬱壘」門神的紅漆,側門僅存「晉爵」一扇,但未去除紅漆,後皆暫存於側邊庫房。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前代門神‧風華再現 臺南市一般古物「陳德聚堂神荼鬱壘門神彩繪」
市定古蹟陳德聚堂前代門神 「神荼鬱壘」、「晉爵」於2022年捐贈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於2023年將「神荼鬱壘」門神(1組2件)提報為古物,並於2024年審議通過,公告指定為一般古物,現正進行「神荼鬱壘」門神彩繪之修護與加固作業。
「神荼鬱壘」門神彩繪為1961-1962年間陳玉峰藝師以陳姓後裔的身份,為陳德聚堂整修工程所繪製,1982年陳德聚堂重修,門神彩繪被塗上紅漆,但並未重繪。1997年再次進行修護工程時,由潘岳雄藝師為陳德聚堂重新繪製門神,並清除舊有中門「神荼鬱壘」門神的紅漆,側門僅存「晉爵」一扇,但未去除紅漆,後皆暫存於側邊庫房。
2022年陳德聚堂將三扇門神捐贈給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其上雖未見陳玉峰藝師之落款,但從陳德聚堂提供的60多年前委託收據留有陳延祿(陳玉峰本名)署名證明出自陳玉峰之手,與堂內四幅濕壁畫應屬同一時期的作品。
文資處於2024年5月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吳盈君副教授團隊展開「神荼鬱壘」門神之修護、清整與加固工作,團隊在修護期間清除殘留紅漆的過程中,發現本組門神彩繪除使用大量金箔外,使用的是礦物顏料加上桐油,經團隊使用測試不同配比的溶劑,幸運的找出適合溶解紅漆且不影響原彩繪層的試劑。
文資處於2024年5月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吳盈君副教授團隊展開「神荼鬱壘」門神之修護、清整與加固工作,團隊在修護期間清除殘留紅漆的過程中,發現本組門神彩繪除使用大量金箔外,使用的是礦物顏料加上桐油,經團隊使用測試不同配比的溶劑,幸運的找出適合溶解紅漆且不影響原彩繪層的試劑。
由於紅漆的附著力強,須花費相當的時間溶解,團隊仔細的逐一清除紅漆,雖然過程繁複且耗時,也因團隊費心地清理,使得原本陳玉峰藝師的彩繪層得以完整保留,找回失落的門神,也讓世人重見陳玉峰藝師精湛的工藝表現。
此外,側門之「晉爵」門神彩繪其上紅漆雖未被清除,但經紅外線掃描發現底層仍保有舊有彩繪,為將後續修護效益最大化,文資處在2024年與南藝大團隊以建教合作的方式辦理修護工作,期望藉此讓在學的學生有更多實物操作的機會,建構文物修復技術養成。
此外,側門之「晉爵」門神彩繪其上紅漆雖未被清除,但經紅外線掃描發現底層仍保有舊有彩繪,為將後續修護效益最大化,文資處在2024年與南藝大團隊以建教合作的方式辦理修護工作,期望藉此讓在學的學生有更多實物操作的機會,建構文物修復技術養成。
這次的修護也有一個小插曲,此扇門神下半部有一條條神秘刮痕,其成因困擾團隊許久,後來判斷可能是因為長年傾倒放置地上,因貓咪磨爪造成的物理破壞,提醒了我們管理維護的重要,要盡可能預防人為或非人為的破壞。有了「神荼鬱壘」門神的紅漆去除經驗後,「晉爵」門神的紅漆清除效率提升不少,
照片呈現「晉爵」門神右半邊面部紅漆軟化後刮除到清除完成,缺損處在無史料的佐證下,採用原樣保存,不加以全色或補色。透過本次的合作,也一併揭開「晉爵」門神彩繪的神祕樣貌。
南藝大修復團隊表示,這組門神彩繪無論風格、用色或是線條,都展現了陳玉峰藝師高超的彩繪工藝技術,因此這次的修護過程對他們來說是相當戰戰兢兢的,深怕在清理紅漆過程中破壞到原有的彩繪層,而影響本組門神彩繪的保存價值。
本次門神的修護工作將於114年1月份完成,未來文資處也將與陳德聚堂討論本組門神彩繪於陳德聚堂現地展示的可行性,以及後續管理維護的策略,希望藉此讓民眾得以近距離觀賞陳玉峰藝師作品,感受作品所呈現的細節與修復前後的差異。
陳德聚堂 - 維基百科
陳玉峰 (彩繪匠師) - 維基百科
南藝大修復團隊表示,這組門神彩繪無論風格、用色或是線條,都展現了陳玉峰藝師高超的彩繪工藝技術,因此這次的修護過程對他們來說是相當戰戰兢兢的,深怕在清理紅漆過程中破壞到原有的彩繪層,而影響本組門神彩繪的保存價值。
本次門神的修護工作將於114年1月份完成,未來文資處也將與陳德聚堂討論本組門神彩繪於陳德聚堂現地展示的可行性,以及後續管理維護的策略,希望藉此讓民眾得以近距離觀賞陳玉峰藝師作品,感受作品所呈現的細節與修復前後的差異。
陳德聚堂 - 維基百科
陳玉峰 (彩繪匠師) - 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