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

文化部「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現況」專題報告 2025



114 年 6 月 5 日   立法院第 11 屆第 3 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第 15 次全體委員會議


文化部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現況,暨欲求申登世界遺產必先完善我國潛力點保存

專題報告


報告人:政務次長 李靜慧


目 錄

壹、前言

貳、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現況

一、中央推動歷程

二、輔助縣市政府辦理潛力點相關計畫

三、建立國際組織夥伴關係

參、完善潛力點保存事項

肆、結語

附錄一、18 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附錄二、18 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保存維護說明




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女士、先生:

今天應大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之邀,就「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現況,暨欲求申登世界遺產必先完善我國潛力點保存」提出報告並備詢,在此感謝各位委員對文化施政的鼎力協助與支持,以下報告內容,亦請各位委員指教。

壹、前言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UNESCO) 鑒於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受到各種自然與人為破壞威脅,透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推行,呼籲文化遺產(我國所稱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並推動國際合作以保護人類共有遺產。

本部於民國 92~99 年共遴選 18 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因臺灣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會員,且非世界遺產公約之締約國,難以實際申請世界遺產登錄;而如要跨國聯合申遺,所跨各國亦皆須具備「締約國」身份始符合資格,因此尚無法實際申遺或跨國申遺。

我國雖因國際政治現實無法成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之締約國,本部仍積極參與 UNESCO 相關國際組織與活動,並持續引介國際觀念,與世界遺產相關組織及活動作務實連結。

貳、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動現況

本部依據世界遺產公約指南成立臺灣世界遺產推動會,並持續與潛力點主政機關、縣市政府協力推動調查研究、保存維護、文本撰擬及國際交流活動;同時,引介國際觀念,進行跨部會協作,務實宣揚臺灣文化價值。

一、 中央推動歷程

本部於民國 92 年(文建會時期)徵詢國內專家學者並函請縣市政府及地方文史工作室提報、推薦,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現勘,依世界遺產登錄標準遴選出 12 處世界遺產潛力點;民國 98 年成立第一屆世界遺產推動會,並召開第 1 次會議增加 5 處潛力點,計 17 處;民國 99 年第一屆第 4 次推動會決議將原潛力點金馬戰地文化,分別列為金門戰地文化、馬祖戰地文化 2 處潛力點,爰共計 18 處。(詳附錄一)

本部於 111 年 10 月完成修訂「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遴選及除名作業要點」並成立「第五屆臺灣世界遺產推動會」。推動會委員任期為 2 年,邀集跨部會機關代表、各領域專家學者,針對推動潛力點業務相關重大事項進行討論及審議,並進行跨部會協作。

第五屆及第六屆推動會重要討論及結論摘錄如下:

(一)113 年 10 月召開「第五屆臺灣世界遺產推動會」第 2 次會議,邀請外交部吳志中政務次長與會。推動會委員依據世界遺產登錄標準、18 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歷年調研、管理維護情形等綜合考量,一致同意以「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作為我國參與國際組織及運作之優先推動案例;並對於各潛力點每年度就文本撰擬、國際合作及推廣等,提供縣市政府及中央等主政機關相關資源及協助。

(二)114 年 1 月召開「第六屆臺灣世界遺產推動會」第 1 次會議,推動會委員建議朝向廣泛經營國際人脈、多元國際推廣及內外部資源整合推動,並針對潛力點「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與相關部會及民間團體合作推廣。

(三)本部就上開推動會結論事項,辦理後續跨部會工作會議、籌備國際論壇活動及鏈結國際組織,且持續協助潛力點主政機關完備相關工作。

二、 輔助縣市政府辦理潛力點相關計畫

本部推動相關作業係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及《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遴選及除名作業要點》規定;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須符合至少一項世界遺產公約執行作業指南所列之顯著普世價值標準,且符合真實性與完整性條件;而潛力點範圍內須含有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國家公園法或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令規定,獲得法定之身分或受到相關機制保護之區域。

潛力點之主政機關 (詳附錄二) 就所轄範圍內的文化資產,須持續進行保護、管理、監測、災害防救、文本撰擬及國際交流推廣等工作,本部依據前述作業要點及補助機制提供相關資源與協助。

(一) 111-112 年補助 8 縣市辦理 9 案計畫。

(二) 113-114 年補助 11 縣市辦理 12 案計畫。截至 113 年,18 處潛力點中,總計已完成11 處文本,並持續督請、鼓勵尚未完成之潛力點所在縣市政府與中央等單位撰擬及補充;114 年 起,本部為強化潛力點特殊價值之論述,及因應國際文化遺產保存趨勢強調面對氣候變遷之永續與韌性,爰針對提案辦理世遺文本撰擬或更新、補充之潛力點主政機關,列為優先重點補助。

三、 建立國際組織夥伴關係

本部透過國際參與、國際合作、邀請 UNESCO相關國際組織之重要國際專家學者諮詢,並辦理國際論壇及工作坊等;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年會活動。

從政策、研究、教育推廣各面向與國際相關機構及專家交流。進行文化資產人才培育計畫,建立我國文化資產之品牌能見度與影響力。

(一) 辦理國際論壇:

本部積極辦理各類文化遺產國際論壇,邀請國際組織重要代表來臺分享及諮詢。

1. 舉辦「2023 年文化遺產災害風險管理國際論壇」,邀集藍盾組織、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 (ICOMOS)、國際博物館委員會 (ICOM) 等國內外相關組織代表進行演講交流。

2. 辦理「2024 年臺灣文化遺產國際論壇:跨越~永續創新」,邀請 ICOMOS 副主席及榮譽主席、文化景觀科學委員會主席、軍事遺產科學委員會主席等 6 位重要代表來臺,以世界遺產的核心概念與實務推動案例為主題研討,以拓展 UNESCO 相關重要組織人脈及累積國際支持。

3. 預計於今(114)年 9 月份辦理「2025 年臺灣文化遺產國際論壇:靈動創新.堅韌前行」,將以潛力點「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為主題,邀請 ICOMOS 主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代表、瑞士世界遺產雷蒂亞鐵路亞洲區經理、澳洲之字形鐵路執行長等重要代表來臺分享及諮詢。

(二) 參與國際組織:

透過邀約 UNESCO 世界遺產相關國際組織之國際專家來臺交流、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等方式,建立國際人脈。

1. 國際專家來臺:本部近年邀請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 (ICOMOS)、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UCN)、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 (TICCIH)、世界遺產詮釋中心及教席網絡、藍盾國際組織等相關組織重要代表進行線上或實體演講、座談交流。

2. 參與國際活動:本部偕同我國專家學者參與 112 年 ICOMOS 第 21 屆雪梨大會,發表專題演講,彰顯我國文化資產價值並與國際組織交流。本部文化資產局與澳洲文化資產協會續簽合作備忘錄,持續進行文化資產交流合作,深化與 UNESCO 相關國際組織的鏈結關係。

(三) 國際人才鏈結:

辦理亞洲產業文化資產平臺國際講座及交流會,以世界遺產案例為題進行交流座談。定期舉辦線上講座及國際組織 (ICOMOS、 ICOM、TICCIH 等) 專家學者與青年人才交流工作坊,長期耕耘國際夥伴網絡關係。

參、完善潛力點保存事項

本部推動世界遺產潛力點的主要目的為引入國際文化資產保存觀念,並檢視國內文資保存現況,以適時調整現有保存、維護操作模式,使我國文化遺產之保存及推廣工作能與世界相關組織連結,推廣臺灣珍貴之自然與文化遺產,增加臺灣的國際能見度,並提升國人保存及維護文化資產之視野。

為完善潛力點保存事項,持續與潛力點主政機關推動世界遺產潛力點工作包含:

一、建立國際間相關組織之夥伴關係。

二、積極參與國際重要文化資產相關會議或活動。

三、辦理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保存活化及軟硬體整備等管理維護事項。

四、完備指標潛力點相關申請文件,與外交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交通部觀光署 等合作,於國際場合宣揚我國文化遺產價值。

承上,本部致力將國際文化遺產相關公約措施,落實到潛力點之各項保存維護工作,包含與縣市政府協力推動,輔助潛力點的調查研究、保存維護、文本撰擬與更新、地方社群培育、國際交流與推廣等;完備軟硬體設施,強化防災、監測等管理維護措施等工作。

肆、結語

本部將持續透過邀請國際專家學者諮詢、辦理國際論壇及交流活動,並以推動會為平臺,進行跨部會合作與策略研擬;藉由補助計畫輔助相關潛力點主政機關落實國內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工作,共同推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國際交流與教育推廣,深化潛力點特殊價值論述;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及活動,與國際務實交流,強化我國國際網絡,藉此擴大臺灣文化之國際影響力。

以上報告,期盼各位委員指正賜教,並懇請持續鼎力支持,協力提升文化施政動能。謝謝!


附錄一、18 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名稱

聯合國世界遺產類別

國內文資類別

1

馬祖戰地文化

文化遺產

四鄉五島文化景觀、國定古

蹟、縣定古蹟、歷史建築

2

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

文化遺產

國定古蹟、市定古蹟、歷史建

3

樂生療養院

文化遺產

歷史建築、文化景觀

4

桃園臺地陂塘

文化遺產

文化景觀

5

臺鐵舊山線

文化遺產

文化景觀、縣定古蹟

6

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

複合遺產

重要文化景觀、縣市定古蹟、歷史建築

7

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

文化遺產

市定古蹟、歷史建築、文化景

8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自然遺產

自然保留區

9

澎湖石滬群

文化遺產

文化景觀

10

金門戰地文化

文化遺產

國定古蹟、縣定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建築群

11

大屯火山群

自然遺產

國家公園

12

水金九礦業遺址

文化遺產

市定古蹟、歷史建築、文化景

13

棲蘭山檜木林

自然遺產

國家公園

14

太魯閣國家公園

自然遺產

國家公園

15

玉山國家公園

自然遺產

國家公園

16

卑南遺址與都蘭山

文化遺產

國定遺址

17

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

文化遺產

國定古蹟、縣定古蹟、歷史建築、文化景觀

18

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

複合遺產

歷史建築、文化景觀


附錄二、18 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保存維護說明

潛力點名稱/主政機關

特殊價值摘要

保存維護內容

 

1

馬祖戰地文化

(連江縣政府)

由戰爭走向和平,保存最完整、戰爭文化景觀,融合藝術島未來願景。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馬祖戰地文化遺產記憶計畫、梅石茶室及津沙軍旅生活園區再利用、網絡交織與路徑轉譯串接計畫、馬祖戰地文化遺產深化計畫

 

2

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

(新北市政府)

集結多元文化,具豐富古蹟歷史建築等資源。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遺產數位保存與認證推廣計畫、世遺教育深耕與交流

 

3

樂生療養院

(新北市政府)

展現療養院之隔離特殊性與時代意義,呈現早期病患弱勢

人權。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遺產數位保存與認證推廣計畫、新北市世界遺產保存與教育推廣計畫

 

4

桃園臺地陂塘

(桃園市政府)

挖池堆堤蓄水,互相引水連接,形成農耕聚落中心的歷史。

1. 文本撰擬進度完成文本前期研究

2. 辦理計畫桃園臺地陂塘文化景觀保存推動計畫、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桃園臺地陂塘推廣教育計畫

 

5

臺鐵舊山線

(臺中市政府、苗栗縣政府)

創造出臺灣鐵路工程技術偉大經典之作。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文資價值及潛力點調查研究計畫、臺鐵舊山線鐵道文化景觀整體主軸定位暨保存區域通盤檢討計畫

 

6

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縣政府、嘉義

市政府)

珍貴的森林資源、林業帶動鐵道沿線聚落景觀形成人與環境的互動和改變。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世遺潛力點推動計畫、阿里山森鐵輔導推廣暨木構造建築群修復計畫、林鐵文化實驗媒體共創平台計畫

 

7

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

(臺南市政府)

採用嶄新生態技術築造水壩,在世界土木界少有之先例。

1. 文本撰擬進度更新補充中

2. 辦理計畫價值論述建構計畫、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價值推廣暨青年培力計畫

8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澎湖縣政府)

氣勢磅礡的柱狀玄武岩渾然天成,奇特地景極為少見。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澎湖縣南海玄武岩納入臺灣世遺潛力點先期調查計畫

9

澎湖石滬群

(澎湖縣政府)

人類發展「以海為田」漁獲的智慧見證。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石滬群跨域整合暨輔導推廣計畫、澎湖世界遺產潛力點石滬群及文化資產國際交流暨教育推廣計畫

10

金門戰地文化

(金門縣政府)

由戰爭走向和平,保存最完整、戰爭文化景觀,融合閩南、僑鄉文化多元性。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遺產風險管理與監控計畫、軍事營區再利用計畫、保存教育推廣、價值整合論述與深化跨域協作計畫

11

大屯火山群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新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

豐富地形地貌且擁有冰河時期動植物遺留痕跡。

1. 文本撰擬進度未完成

2. 辦理計畫大屯火山群申遺文本撰擬第一階段計畫

12

水金九礦業遺址

(新北市政府)

擁有完整採金、採銅史,可媲美世界級礦城。

1.  文本撰擬進度完成相關研究資料盤點

2.  辦理計畫創新跨域再生計畫、新北市世界遺產潛力點價值深化與多元參與

13

棲蘭山檜木林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縣政府)

植物種類豐富,具有冰河時期遺留之裸子植物。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潛力點生態保育推廣計畫、檜木小學堂生態學習

14

太魯閣國家公園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花蓮縣政府)

地形地貌演變大理石峽谷壯闊景觀,具有生物多樣性。

1. 文本撰擬進度未完成

2. 辦理計畫太魯閣國家公園繪本出版計畫、教育推廣計畫

15

玉山國家公園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東南亞重要高峰林相,經歷冰河時期的重要證據。

1. 文本撰擬進度未完成

2. 辦理計畫玉山國家公園申遺文本撰擬計畫

16

卑南遺址與都蘭山

(臺東縣政府)

顯現卑南文化玉飾工藝高度水準。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卑南遺址與都蘭山文本撰寫計畫、文本補遺與價值再詮釋計畫

17

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

(屏東縣政府)

展現祖先將人文與聚落景觀有機結合的智慧。

1. 文本撰擬進度完成文先期調研作業

2. 辦理計畫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保存修復及文資人才培育計畫

18

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

(臺東縣政府)

因應氣候而發展出獨特的半地下傳統家屋。

1. 文本撰擬進度已完成

2. 辦理計畫蘭嶼鄉聚落與自然景觀紀錄片製作計畫、雅美族文化技藝傳承暨建造傳統 8 人拼板舟計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