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志事 臺灣建築紀事400年
臺灣《建築紀事》400+ A GLANCE OF ARCHISTORYTW 400 PLUS
規劃中 預定2025年7月完成正式特集網頁 網誌連結完全採活頁式
臺灣建築紀事400年
精要版 正式特集網頁 單一入口 重點連結 版面規劃中
索驥版 各時期之重要敘事 網誌分項 包含建築城鄉
紀事版 近十年雪泥鴻爪 網誌分項 登錄事件訊息
雪泥鴻爪|建築記事|關鍵時刻
關鍵時刻
ARCHISTORYTW:《臺南志事》臺南400
2024 臺南400 延伸至 建築400
400 加上PLUS 表示400年之前南島及史前 也將包含未來
ARCHISTORYTW:《建築志事》地震危機
921大地震後 臺灣建築大改革
建築記事
連續年度固定收錄事件訊息說明 機構組織 學會 公會 傑出建築師 建築獎 建築師節 論壇
紀事版 近十年雪泥鴻爪 網誌分項 登錄事件訊息
2015~2018 按季登錄
索驥版 各時期之重要敘事 網誌分項 包含建築城鄉
獨立項目
LOCALCULTURETW:【臺灣考古】考古臺灣
TWARCHINDEX:【南島建築】原住民建築
建築索驥
ARCHISTORYTW:【建築紀事】荷西時期
ARCHISTORYTW:【建築紀事】明鄭時期
ARCHISTORYTW:【建築紀事】清治時期
ARCHISTORYTW:【建築紀事】日治時期
博物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https://www.nmth.gov.tw/
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s://www.ntm.gov.tw/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https://www.nmp.gov.tw/
「臺灣建築紀事400年」涵蓋了臺灣自17世紀以來,長達四百年的建築發展歷程,這段歷史不僅反映了臺灣社會的變遷,也見證了不同文化在臺灣交融的軌跡。以下將從幾個重要面向,簡要介紹這段豐富的建築歷史:
荷蘭時期(1624-1662):
- 荷蘭人在臺灣建立的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是臺灣最早的大型西式建築,也是臺灣建築史的起點。
- 荷蘭人也興建了許多商館、教堂等建築,為臺灣帶來了新的建築風格和技術。
明鄭時期(1662-1683):
-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在臺灣推行屯田政策,興建了許多軍事設施和民居。
- 此時期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明朝和閩南的傳統建築特色。
清朝時期(1683-1895):
- 清朝統治臺灣期間,漢人大量移入,帶來了閩粵的傳統建築風格,例如三合院、四合院等。
- 同時,也興建了許多官署、書院、廟宇等公共建築,這些建築至今仍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日治時期(1895-1945):
- 日本人在臺灣推行現代化建設,興建了許多西式風格的建築,例如總督府(今總統府)、臺灣博物館等。
- 此時期的建築風格,融合了西方現代主義和日本傳統元素,展現了多元的文化融合。
戰後時期(1945至今):
- 戰後,臺灣經濟快速發展,都市化進程加速,興建了大量現代化的高樓大廈。
- 同時,政府和民間也開始重視文化資產保存,許多歷史建築被修復和再利用。
- 近年來,臺灣的建築設計也越來越多元,出現了許多具有創新性和在地特色的作品。
重要文化資產:
- 臺灣各地保留了許多不同時期的建築,例如:
- 臺南的赤崁樓、億載金城
- 臺北的紅樓、中山堂
- 鹿港的龍山寺、天后宮
- 以及各地的日式建築群等等。
相關資源:
- 若要更深入瞭解臺灣建築的歷史,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建築志事》臺灣建築紀事400年:此網站有更詳細的歷史資料與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