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臺南400》普羅民遮城與普羅民遮市鎮歷史場域

 

URBANSCAPETW:臺南城市400年

LOCALCULTURETW: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50【臺南市】臺南400年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    臺南 400 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

普羅民遮城與普羅民遮市鎮歷史場域

普羅民遮城與普羅民遮市鎮在荷蘭統治時期與熱蘭遮城遙遙相望,是本計畫另一個核心計畫區位,其範圍係依黃恩宇助理教授於再造1.0「再現赤崁署光」中之調查研究成果為依據。計畫以套疊成果中普羅民遮城與普羅民遮市鎮8街廓、臺灣縣署、臺灣道署為大致之計畫區位範圍,其中涉及之行政區包含中西區赤嵌里、南美里與城隍里,依目前國土利用調查成果顯示本區位多為住宅、商業與宗教使用,惟北側赤崁文化園區與其周圍、南側臺南市永福國小有範圍較大的公有土地。


普羅民遮城基座本體與周遭遺構調查發見計畫


直轄市定古蹟清代道署遺構清整、展示與推廣計畫



直轄市定古蹟清代道署為清代臺灣最高權力官衙之一,是臺南400年歷史發展過程中之重要見證。爰此,臺南市政府將清代道署展示工程與教育推廣納入「臺南400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畫」,總經費1,628萬元,獲文化部核定補助,預計於明(2022)年初永福國小校舍重建工程完工後,進行文物與遺構、學校歷史的展示。本計畫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永福國小共同合作,推動教育紮根,成為再造歷史現場與文化資產保存活化的實例。

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的永福國小,於老舊校舍重建工程中發現疑似清代遺構,經現場勘查及文獻比對,確認為清代「臺灣兵備道」之道署遺構。按文獻記載,該地於日治時期依序作為「臺南民政支部」、「臺南廳舍」、「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臺南市役所」等機關使用,直至戰後永福國小遷至此地,幾經興修,成今時樣貌。此處保存清代磚造遺構,因其重要性與稀少性,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清代道署遺構」。

「如果那時領事確有拜會道台,那應該就是在這裡!」目前熱映中的公視大戲《斯卡羅》,背景設定在1867年的清治時期臺灣,其在第2集中恰好描述到當時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為羅妹號(Rover)失事船員搜救一事,親赴臺灣道署拜訪時任道台吳大廷和總兵劉明燈。如果場景屬實,則其真實發生地,就在今永福國小現址。

為保存遺構,文資處與永福國小校方多次協調,就校舍工程進行設計變更,規劃兩處遺構展示區與文物展示室,成為歷史遺構與校舍空間共構的示範場域。該場域將藉由出土遺構及清代、日治時期的文物,例如極具代表性的一葉知秋瓷器,以及美軍大轟炸所燒熔的鬧鐘等,呈現此處過去三百多年來的歷史軌跡。

現階段文資處正著手運用校方豐富的歷史文化暨出土成果,進行教育推廣與教師增能課程,打造專屬永福國小的校本課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使師生深入認識永福國小的歷史,學習考古及文化資產的概念,成為文化資產教育傳承的重要典範。




2024-05-03公告「國定古蹟赤嵌樓、祀典武廟及大天后宮保存計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