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SCAPETW:臺南城市400年
LOCALCULTURETW: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50【臺南市】臺南400年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 臺南 400 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
臺灣府城為清代臺灣最早且為期最久的府治所在,雍正年間創建木柵城,又於乾隆年間改建城門為石造,並形成8座城門的規模,綿延近300年歲月,是臺南歷史發展上重要的里程碑,標誌著接下來三百年,區隔城內城外,屬於府城人的自信心與驕傲。此後歷經林爽文之亂(西元1786年)後,在考量地形、地質、成本等因素乃退縮西段城垣並改建城垣為土城,以強化防禦機能。而於張丙事件(西元1832年)後增築東、西外城與6座城門、砲臺,以及既有5座城門的甕城,擴大防禦範圍。歷次興修見證清代臺灣治理與築城政策,於民國112年(2023)1月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國定古蹟臺灣府城城門整體營造先期規劃
臺灣府城自清朝乾隆年間諭令改建石城(三合土)以來,綿延近300年歲月,是臺南歷史發展上重要的里程碑。大部分地表所存之遺構與建物已於民國109年(2020)底合併升格為國定古蹟,縱觀現存城門與城垣殘跡,多為點狀與部分現狀留存,尚不及原長度之10%,故本計畫對於臺灣府城各城門與城垣殘蹟,及其所構成之帶狀區域進行初步調查研究及通盤規劃,以呈現臺灣府城的空間紋理為目標。
計畫於民國110年(2021)至民國112年(2023)執行,優先將府城沿線的公私有土地、周遭環境空間進行分析,並依不同區域特性,評估可行的歷史現場再現方案。計畫研擬營造願景方向包含:(1)設計必須回應都市空間發展脈絡,(2)設計必須回應當代都市空間與現有活動,同時思考未來城市發展,以及(3)設計必須不影響文資本體,保留未來被發掘的範圍。並依據城垣各區段空間提出發展潛力點以及短、中長期階段目標,短期目標為使民眾認知分散的遺跡實為一完整城垣,側重以教育、推廣、行銷等手法,強化民眾的整體城垣意識;中長期階段奠基於城垣意識的推廣與前期研究成果,可依序透過考古發掘、分區分階段建置解說據點、導覽系統、步行空間串聯,配合城垣周邊社群經營,在尊重都市紋理的前提下建構可實質體驗的城垣文化生活廊帶。
臺灣府城大東門城緊急修復工程損壞調查與規劃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